尋綠之旅——廣汽本田六一親子環保行動
2014年5月31日至6月1日,來自廣州市的20個家庭,以特殊的方式——植樹來歡慶六一兒童節,并全程實踐綠色出行。
這是一次由孩子主導的環保行動,“綠色未來?有我TONG行”系列環?;顒佑瓉響敉猸h節“尋綠之旅”。主辦方廣汽本田和南方周末利用六一兒童節與端午節假期,為家庭提供一個與自然親近的機會,將“TONG綠課堂”進階版搬進河源萬綠湖,通過自然體驗與環保實踐,讓環保成為維系家庭的紐帶。
綠色未來·有我TONG行
2014年5月31日至6月1日,來自廣州市的20個家庭,以特殊的方式——植樹來歡慶六一兒童節,并全程實踐綠色出行。
這是一次由孩子主導的環保行動,“綠色未來•有我TONG行”系列環?;顒佑瓉響敉猸h節“尋綠之旅”。主辦方廣汽本田和南方周末利用六一兒童節與端午節假期,為家庭提供一個與自然親近的機會,將“TONG綠課堂”進階版搬進河源萬綠湖,通過自然體驗與環保實踐,讓環保成為維系家庭的紐帶。
綠色任務貫穿全程
“光盤行動”、“自帶毛巾”、“自帶水壺”,此次“尋綠之旅”以任務制貫穿全程,參與的家庭從整裝待發起即開始實踐綠色出行理念。主辦方為每個家庭提供兩張任務卡,每個任務與綠色出行直接相關,完成任務即可獲得一枚獎勵蓋章。
簡單易行的任務制,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的參與興趣。“這與我們一直倡導的‘反向教育’理念一致。”主辦方代表說,“‘綠色未來有我TONG行’系列活動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希望搭建一個環保平臺,讓孩子成為環保的主導力量,并推動以家庭為單位的環保實踐,以孩子的推動實現更廣范圍的環保行動輻射。”
“這比在室內找個游樂場玩更有意義。”看著正在尋找自然寶物的兒子,來自廣州的劉女士覺得欣慰。這是他們一家第二次參加“TONG綠課堂”,“第一次是在少年宮,那一次我們一起用廚余制作了環保酵素。”
“看來我必須去補充相關的知識了。”參加完活動后,另一位家長感嘆自己的自然知識甚至比不上七歲的兒子。“以前也會帶著孩子親子游,但走馬觀花式的居多。這次因為是帶著任務在做,所以我必須去認真跟孩子一起觀察樹木、葉子、草,分析地上的動物腳印,推測可能是哪種動物。”
自然尋寶與生態考察任務進行中
全媒體時代的環保
親子活動的重點是孩子,但此次“尋綠之旅”的全程,家長們也并沒有閑著,“曬綠色”成為他們此行最大的樂趣。
本次活動專門開設了“尋綠之旅”微信群,鼓勵參與的家庭通過微信群分享自己的綠色出行過程。
下車后的第一頓飯對應任務卡第一次光盤行動,午飯畢,微信群里迅速被家長們自豪的分享刷屏了:“這是晨汐的光盤!”一位家長分享,照片里的小女孩將自己沒有剩菜的盤子高高舉起,笑容如陽光般燦爛。另一位家長更是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兒子的“光盤三部曲”:吃、刮、舔,讓人忍俊不禁。在此后的每一個用餐環節,“曬光盤”成為大人小孩樂此不疲的競賽過程。
為期兩天的行程里,隨著各項任務的進行,家長們的分享越來越多,并逐漸跳出任務卡之外的綠色行為。“燒開水晾涼,倒入昨天的礦泉水瓶!”一位家長分享道。而另一位家長則調侃,“衣服洗了沒干,穿在身上可以降溫!”
“環?;顒颖仨毟蠒r代。”主辦方代表說,“全媒體時代的環?;顒?,應該充分利用新媒體帶來的信息分享與互動機制,這種富有社交性質的信息交互,能夠更好的聚合參與者的能量,并激發大家的參與熱情。”
微信群的建立,顯然給此次的綠色出行增添了心理層面的激勵。孩子們更樂于通過微信群分享,并督促自己的父母參與分享,“反向教育”的設計初衷悄然實現。
群內活躍的分享并未因活動結束而終止。“孩子們的環保知識實際上比我們家長更多。”活動結束后,一位家長還在群里感慨,“他們的環保意識已經很強了,但需要這樣的機會讓他們去實踐。第一次可能是帶著任務實踐,但第二次、第三次,可能以后我們全家的綠色習慣就養成了。我相信,即將養成綠色出行習慣的不止我一個家庭,會有越來越多的家庭跟我們一樣,那么我們的綠色未來就可以期待了。”
綠色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除了任務制和微信群帶來的機制創新,此次“尋綠之旅”的綠色理念貫穿了活動全程的每一個細節。
“我沒有想到下午尋的寶物還有其他用途,這個變廢為寶的過程讓孩子真正理解了這些枯枝落葉之所以被稱為寶物的原因。”一位父親說。
他和兒子辛苦找到的樹葉、草莖和松果等,在主辦方準備的手工作坊里,被兒子創作成富有創意和想象力的貼畫,一片楓葉被拓印在石膏模上,制成美麗的石膏紀念品。
綠點環促會的老師帶來“TONG綠課堂”進階版,圖為手工貼畫分享環節
到了晚上,分享環節儼然變成了一次孩子們DIY的藝術展覽。
這也是“尋綠之旅”的奧妙所在——倡導綠色出行決不應停留在倡導層面,身體力行的示范與實踐才是實現綠色未來的正確途徑。
為期兩天的活動,綠色理念從出發前的《綠色出行指導手冊》發放開始便一直以各種細節貫穿:提供可做到的指導內容;任務卡對用餐、行裝、用水等環保問題的監督;戶外科考后的手工環節……綠色出行以一種無縫的方式與參與家庭融合,激發他們環保習慣的養成。
同種心中樹
在六一兒童節的上午,“尋綠之旅”迎來最高潮——親子植樹。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世界環境日,參與的家庭經過半小時的山路,來到位于九里湖畔的植樹地點,在工作人員的示范下,植樹活動開啟。
苗多人少的最終結果是一場別開生面的家庭植樹競賽。在保證樹苗正確栽種的前提下,每個家庭都努力在數量上勝出。
“我們是大力士,三棵了!”一個家庭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成果。另一個小女孩則不太高興,“因為只有我和媽媽來,所以我們才種了一棵。”好心的志愿者便過來伸出援手。
九里湖畔親子植樹
這是本次活動的尾聲,但并不是結束。
事實上,“樹”的形態貫穿“綠色未來,有我TONG行”系列活動始終。所有活動的參與者都能夠從線上線下參與到“綠色之樹”的生長過程。
一棵代表綠色未來的參天大“樹”才是廣汽本田真正希望種植的,“我們的活動是一棵幼苗,希望通過推動更多人的參與,讓這棵樹苗更加茁壯的成長。”
據悉,自“綠色未來 有我TONG行”系列活動4月份啟動以來,其綠色理念與創新內容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迄今為止,已有超過十萬人次參與網絡互動。“我們希望搭建一個開放式的環保平臺,號召更多的社會家庭參與環保行動。”廣汽本田負責人表示,“讓孩子的天空更蔚藍”,我們希望由孩子主導的家庭環保行動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