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波爾多,在水一方
氣勢恢弘的Chateau l'Evangile,是波美侯地 區少數當得起“城堡”之名的酒莊。
收獲季節的波爾多另有一番忙碌景象。
北緯44度,西經6度,當前坐標顯示,我所身處的地方無疑就是波爾多——這個位于大西洋邊,被紀龍德河、多爾多涅河及歐洲面積最大的森林所環抱的豐饒酒鄉。
如果要為人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葡萄酒旅行挑選一個目的地,我相信,波爾多會是絕大多數人的理想之選。無論從風光、歷史、建筑,或是從美酒本身入手去分析,波爾多都具有十足的誘惑力,而身為傳奇酒鄉的厚重感以及與生俱來的浪漫風情,更令這方土地成為世界葡萄酒版圖中名副其實的圭臬。
漫步在碼頭、海灘以及近海的葡萄園,水的存在亦在潛移默化中主導著我的旅程——看著頭頂的天空如海,眼前汪洋如鏡,感受著溫和而濕潤的空氣與如珍珠般充滿光澤的晴朗日子,順手在腳下拾起一塊造型詭譎的石頭,卻赫然發現那是一枚來自十萬年前的礫石,因比利牛斯山脈的冰河溶解,它們被水順勢送到了這里。
沿著幾條水路依序在波爾多的小產區內徜徉,不失為聰明的方式。加龍河和多爾多涅河將整個產區劃分成了幾個天然的獨立國,其中,最知名莫過于梅多克、格拉夫、圣愛美隆與波美侯,它們各自擁有迥異的風土特征,杯中風景同樣大異其趣。按照《金融時報》葡萄酒作家Andrew Jefford的說法,有三條路線最能代表當地的菁華,同時亦與波爾多三大標志性葡萄品種完美呼應,我們不妨稱之為“赤霞珠之路”、“梅洛之路”以及“賽美蓉之路”。
波雅克
所謂的“赤霞珠之路”即是指位于加龍河以西、靠近紀龍德河口處的梅多克,這里是整個波爾多美酒云集且全球無出其右的地方,尤其以釀造大比例的赤霞珠紅葡萄酒見長。許多波爾多酒迷對波雅克情有獨鐘,事實是,波雅克算是整個梅多克地區名列第一的優質產酒村,登上1855年列級榜單的大部分酒莊都位于該村。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豪莊,如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Latour、Mouton Rothschild,D2公路幾乎把所有重要的酒莊都串在一起。
我的目標是Chateau Duhard-Milon,酒莊在1855年列級榜單中雖然只排到了第四等,但它們出產的葡萄酒深沉、勁道,充滿美味的漿果味道,代表的是波雅克出眾但保守的傳統葡萄酒形態。值得一提的是,酒莊1962年后歸入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且雙方共享同樣的釀酒團隊。從地理位置來看,Chateau Duhard-Milon的確緊挨著Lafite,就像是后者身旁的一道長長的影子。難怪也有酒迷認為,兩個酒莊在葡萄酒的口感上亦有相似之處。在酒窖逗留期間,我盡情地嘗試了多個跨入新千年以來備受贊譽的年份,如2009、2005、2001、2000,其中數2000年葡萄酒的表現最讓人印象深刻,隨著瓶內熟成時間的延長,這款酒原本就擁有的芬芳撲鼻的黑醋栗、甘草與煙草味道,漸漸變得更圓潤融合,仿佛是度過叛逆青春的少年般,收斂了野性,臉上掛起了自信而迷人的笑容。
波美侯
沿著N89 公路展開的“梅洛之路”,將我帶向了加龍河的另一邊,即波爾多的右岸,這條公路連接著格拉夫、兩海之間、波美侯、圣愛美隆等多個子產區,并且一直延伸到多爾多涅河畔的利布恩。最好的辦法其實是取道D44,以波美侯為中心游覽這個風景古樸、酒風溫順甜美的產區。
整個波爾多的右岸都以出產大比例的梅洛見長,而波美侯則是公認的佼佼者,這里出產的是全波爾多最豐盈、最柔順、最討喜的紅葡萄酒,當地大多數酒莊都其貌不揚,固執地保留了家族釀酒的規模和手工作業傳統。這里沒有所謂的村落中心,置身其中,常常感到迷失方向,因為整個產區看起來不過是由無數條相似的小路與特征不明顯的農舍構成的。城堡酒莊的名號隨處可見,只是無法找到一處巍峨富麗的建筑物。
與同樣躋身一線的酒莊相比,Chateau l'Evangile從內到外,都更符合“城堡”二字的描述。酒莊釀酒歷史可追溯至17世紀中期,而在酒莊保留至今的一本1741年的土地管理簿中,還能找到古堡曾經使用的名字——Fazilleau。有趣的是,Chateau l'Evangile所處的地理位置極為特殊,它和Petrus、Cheval Blanc共同分享一片狹長的礫石地,北邊的鄰居Petrus表層土以黏土為主,而南邊的Cheval Blanc則表現為砂質土和鵝卵石,位于割據中心的Chateau l'Evangile占地僅16公頃,基巖為鐵礦石,表層土兼有沙質土、黏土和礫石。酒莊出品的酒款大致沿襲70%-80%梅洛與20%-30%品麗珠的固定配比,口感濃郁飽滿,充滿了妖嬈的熟果及香料味。
蘇玳
Chateau Rieussec是此行最末造訪的酒莊,實際上卻是我最喜愛的波爾多酒莊。早在數年前,我就領教過Chateau Rieussec酒齡為三十年左右、色澤已呈橘黃、琥珀色的貴腐甜酒,它們亦以最直觀的方式證明了一個相對真理:好酒經過時間的磨練,會得到“進化”的空間,獲得比年輕時更精巧更輕盈的姿態。
順著N113公路深入加龍河左岸的腹地,很容易就能找到去往巴薩克和蘇玳產區的指標,這兩個子產區均以釀造貴腐甜酒見長,而后者在釀酒技巧和風格上更勝一籌,貯存潛力更可以被列為世界之最。取道D109或D8,來到蘇玳村的核心,“賽美蓉之路”就此展開。
蘇玳區的酒風獨樹一幟,在1855年分級時,它成為了除梅多克外唯一一個被評級的產區,足見其特殊之處。該區最好的酒莊距離Chateau d’Yquem都不算太遠,如果想要一次性嘗盡不同面貌的貴腐甜酒,不妨按圖索驥找上門去。值得推薦的酒莊除了d’Yquem自身之外,還包括暗藏花香的Lafaurie-Peyraguey,回味帶礦物質感的Suduiraut,以及純凈清爽卻不乏力量的Rieussec。就個人品酒的感受而言,Chateau Rieussec近年出現的卓越年份首推2001和2002:前者結構復雜、充滿活力,而后者含蓄、平衡、精致,兩款酒均屬于擁有超長生命周期且越陳越香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