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建一座,每縣有一座 中國博物館高燒

“近三年,我們差不多是以每天一座的速度在建造博物館?!薄盀槭裁匆?,如何建,建成怎樣,往往由政府或領導決定,成了裝點門面的擺設?!薄敖ㄖ涣?,管理二流,人才三流”,正是中國許多博物館的現實寫照。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李雅娟 唐悅

2014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南京博物院展出的博古架。如此有匠心的展陳,很難在許多地方博物館看到。 (東方IC/圖)

“近三年,我們差不多是以每天一座的速度在建造博物館。”

“為什么要建,如何建,建成怎樣,往往由政府或領導決定,成了裝點門面的擺設。”

許多地方官員重建筑、輕展覽,導致本該是最重要的展覽籌建費用捉襟見肘。

“國家文物局可以制定類似于日本博物館學藝員制度的博物館工作人員上崗資格管理辦法。”

2014年5月18日,閉館整修八年之后,剛剛過完80歲生日的南京博物院,迎來了擴建之后的首個國際博物館日。

80年前,民國元老蔡元培籌建其前身國立中央博物院?,F在,作為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此次南京博物院二期擴建工程一直受人矚目。一反近年新博物館異地大拆大建的做法,這座在地上幾乎看不見太多突兀改變的博物館,通過挖掘地下空間,擴建了六萬多平方米的空間布局。

“我們現在雙休日每天都有一萬人以上參觀,最多達到了兩萬多人。”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說,而此前一年的數字也不過四十萬。

蓬勃一新的博物館,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的游覽之地。在南京博物院舉行的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上,國家文物局宣布了最新的數字:截至2013年底,中國已有博物館4165家,比2012年增加了299家;全年接待人數超過6億人次。

“近三年,我們差不多是以每天一座的速度在建造博物館。”龔良說。

各地博物館紛紛成為城市的地標性建筑,一些地方博物館的外形也成為網友的談資。

這場博物館建設熱潮才剛剛開始。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陸建松主持了《國家博物館事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課題研究。按照規劃,國家“十二五”規劃末,全國博物館數量將要達到4500座左右,到2020年實現博物館數量增長翻一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韻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