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事二題

張大千從巴西去巴黎舉辦了一個畫展,請到了畢加索來參觀。畢加索繞了一圈,張大千問觀感。畢加索不客氣地說(也可能很自然地說):“你的畫在哪里?”意思說張大千沒有自己的創新,與傳統中國畫未拉開距離。從此,張大千開始了自己的大潑墨潑彩手法??赡芫褪沁@一次,畢加索臨摹了一些齊白石的畫說:“中國有這么了不起的畫家,我怎么敢訪問中國呀!”

責任編輯:朱又可

畢加索與中國門神

張仃先生是我國美術界對中國傳統民間美術重視、研究與實踐的先驅者。

1950年他擔任中央美術學院實用美術科系(當時也稱圖案科)負責人時,馬上從上海調來張光宇先生來任教。其目的是將此專業辦成地地道道中國特色的課程。因為張光宇就是一位對中國傳統民間藝術重視吸收的倡導者。我當時就是圖案科的學生,親眼看到和感受到張仃先生的興奮情緒。

可是,我卻要申請轉繪畫系學習。未料同班周成鑣同學也要與我一同轉走。這怎么可以,我們倆都是班里的“長”,這不是拆臺嗎?我勸他老老實實待在那里我一個人轉,否則都轉不成,他勉強同意了。張仃先生當時是很惱火批準我離開的。從此我每見到周成鑣,他都埋怨我阻擋他轉專業。其實他在實用美術方面的創造是很突出有成就的。

后來我曾對張仃先生提過我請求他批準轉繪畫系的事。他忘了。本來是小事一段。不過在以后的年月里,我熱衷起民間藝術來了,他支持,并無保留地協助。

每次為了出版民藝書籍或活動請張仃先生題詞,他總是即刻完成。一起參加有關民間藝術會議,致詞、發言都是一致而默契的。尤其我女兒楊陽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畢業后也研究教學中國民間藝術,特別是他見了我們合作的《黃河十四走》和《中國鄉土藝術》,他是高興而欣慰的,并主動題書名。

前年張仃先生去世,在悼念活動期間,我了解了一段1956年張仃在法國巴黎與他敬仰的畢加索會面的往事,使我感慨又難忘。

要在巴黎舉辦世界博覽會,新中國館派了張仃先生為首前往設計布展。既然去法國巴黎,借機訪問畢加索是情理之中,何況畢加索是一位共產黨員。

張仃先生在出發前準備了兩份禮品,一件是榮寶齋水印齊白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