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爭議】香港自由行,對內地收口子?

限制自由行旅客已經排上香港的議事日程。其實,香港人要是不喜歡,CEPA與自由行等都可以暫停。否則,一些內地人覺得是幫襯香港;一些香港人覺得內地人有恩主心態。一句話,內心強大者才會寬容與慷慨,內心虛弱者才會挑剔與斤斤計較。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劉孟宇

2013年2月3日,大批旅客從羅湖關口入境。 (新華社記者 陳曉偉/圖)

日前,香港策略發展委員會舉行會議,討論內地與香港問題。會后有與會人士透露,會議期間,香港特首梁振英主動問及對限制內地游客人數的意見,并提出削減20%自由行旅客。不過,梁振英對此澄清說,有關削減20%自由行旅客說法,只是眾多討論的數字和做法的其中之一個;沒有任何措施可以很準確地調控游客的數字??磥?,在幾個香港人拍攝傳播兩歲男童當街便溺之事發生之后,限制自由行旅客已經排上香港的議事日程,這樣做可取嗎?

正方:正如香港特首梁振英所說:過去幾年,內地到港旅客數量增加較快,確實在某些公共設施和某些地區出現容量的問題,造成比較擠迫的情況;特區政府會繼續做好增加容量和接待能力的工作。在沒有增加接待能力之前,特區政府也考慮一些需求管理措施,即是把旅客增長的速度放緩甚至停止,以減少旅客來港的人數。這是說限制自由行,只是不得已的暫時措施。

反方:香港是個自由港。全世界一百五六十個國家與地區的公民去香港,可以享受14、30或90天的免簽待遇。香港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但內地人去香港還是要通行證,還要簽證,也只能在香港逗留7天。如果不是對外國人的特殊待遇,內地人為什么不能享受?現在要限制自由行,是說,這種7天逗留待遇內地人也不是想有就有了,但可沒有同步限制外國人去香港。

正方:誰叫內地人這么多呢?一窩蜂地向香港擁呢?來港自由行旅客數量增多,引起不少香港人不滿:雙非孕婦啊,搶奶粉啊,還有導致購物環境擁擠啊。自由行旅客抬高了香港物價,令香港許多社區寧謐祥和的生態受到破壞,威脅了香港人珍視的生活方式;一些內地旅客不文明的行為,亦令香港人感到厭惡。別以為有錢了所有人都會笑臉相迎。其他國家的人沒這樣吧?

反方:印度人多不多?連印度人去香港都能享受14天免簽的待遇,印度人的文明程度難道比內地人高?內地人比現在窮的時候文明程度比現在高?不拿印度人說事,過去不拿內地人說事,現在卻拿內地人說事,恐怕主要原因不是內地人做錯了什么,而是某些香港人的心態有問題吧?當一個群體覺得強大的時候,就會對別的群體有寬容,否則就會表現出陰毒狹隘的心理。

正方:不管怎么說吧,香港是一座自治城市,享有根據香港基本法規定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人有權提出訴求、香港政府有權根據民意出臺香港政策,決定讓誰來、不讓誰來,誰多來、誰少來,例如奶粉限購是民意機構通過的,無論你有什么看法,都是香港的民意選擇。別人歡迎或不歡迎你去,都是別人的權利。特區政府是否會限制自由行,也會尊重香港民意。

反方:你可以做,但擋不住別人說啊。別忘了香港繁榮靠的是自由。自由港的精神就是以開放的胸懷喜迎天下客,這不是姿態,而是香港賴以繁榮的基礎。不讓內地人來買奶粉,限制內地人來港,向內地與全世界釋放了什么信號?就是香港在自由與開放上不斷退步,日益被民粹情緒綁架。商業社會基本信條:顧客是衣食父母,游客出境消費,到全世界什么地方不受歡迎?

【點評者說】其實,香港人要是不喜歡,CEPA與自由行等都可以暫停。否則,一些內地人覺得是幫襯香港;一些香港人覺得內地人有恩主心態。自由行停了,對內地人影響也不大,現在人民幣強勢,去個日本游韓國游啊,花費不大。且日本人韓國人素質高,絕不會有閑得扯淡的人整日盯著中國人,一俟發現中國人有不文明行為就拍下來廣而告之;亦可使國人感受文明的差距。一句話,內心強大者才會寬容與慷慨,內心虛弱者才會挑剔與斤斤計較。

網絡編輯:劉韻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