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鄒平:鋁廠爆炸之后
8月19日晚8時10分左右,山東省鄒平縣魏橋創業集團下屬鋁母線鑄造分廠突發爆炸事故,導致16人死亡,59人受傷。
?。冈拢保谷胀恚笗r10分左右,山東省鄒平縣魏橋創業集團下屬鋁母線鑄造分廠突發爆炸事故,導致16人死亡,59人受傷。8月26日,國家安監總局以〔2007〕176號文,向有關部門通報了這起事故。
山東鋁水溢出爆炸事故是近期繼湖南鳳凰塌橋事故、山東新泰淹井事故之后第三起重大事故,由于報道死亡人數較少,其影響也相對較小。不過,在安監總局通報中,仍將其稱為是“多年來有色行業鋁液外溢爆炸造成的罕見重大傷亡事故”,“經濟損失慘重,社會負面影響較大,教訓十分深刻”。
通報中,安監總局將此次事故定性為“鋁液溢出爆炸”事故,而非之前媒體報道的“鋁液溢出事故”。這也使得該起事故有別于4月中旬發生在遼寧鐵嶺的鋼包脫落事故。在那起慘禍中,32人的血肉之軀與3000度的鋼水融合在了一起。
魏橋鋁廠爆炸事故發生后,傷亡人數一直處在變動中。新華社報道稱,據鄒平縣政府統計,截至20日0時30分,有4名人員“在送往醫院后先后死亡”,51人受傷住院。而到20日6時30分,死亡人數上升至9人,受傷人數也上升至64人。 至20日10時,死亡人數又進一步上升至14人,傷者59人。26日,根據安監總局的通報,死亡人數升至16人,受傷人數仍為59人。
通報中對事故原因進行了初步認定,認為直接原因是混合爐的內套缺失所造成的鋁水外溢。但內套因何缺失,究竟是因設備質量原因還是因為員工操作不當造成,卻因“現場知情人士全部在事故中遇難”未能認定。據悉,此前曾有報道稱缺失原因為“員工操作不當”,結果受到有關方面抗議。
不過,僅有內套缺失和鋁水外溢并不足以致禍。南方周末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該廠以前也曾發生過鋁水外溢事故,但并未導致人員傷亡。根據安監總局通報,此次事故中,由于循環水設計存在重大缺陷,致使溢出的高達900度的鋁水與水接觸,從而導致水蒸氣急劇膨脹而爆炸。
而現場應急處置不當則是造成人員重大傷亡的重要原因。調查表明,該廠當日16時即發生漏鋁,到最終爆炸,之間長達四小時,工人們本有充足時間撤離,但由于缺乏基本安全生產常識,未能及時撤離。不僅如此,當班工人其實僅為27人,事故發生后,負責人相成昌帶領多名工人參加“搶險”,以降低損失和減輕責任,結果反而釀成更為重大的傷亡事故。
相成昌本人也在事故中遇難。在部分媒體報道中,相被稱為是該分廠廠長。該分廠今年七月份剛剛投產,其設計單位山東魏橋鋁電有限公司并無設計資質。該廠員工中有很多是今年剛畢業的大中專學生,并無相關生產經驗。一位穆姓傷員事發時剛從一所職業學校畢業,進廠僅一個月,還是一名學徒工。其父稱,廠方曾告知,孩子出院后先在家休養,一個月后恢復上班,其間工資照發。
安監總局本次公布的調查仍為“初步分析”,該局在通告中稱,目前山東省已經成立事故調查組,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根據國務院今年6月頒布實施的《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分為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等不同級別,其中死亡30人以上為特別重大事故,需國務院組織調查組調查;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則為重大事故,需省級人民政府組織調查組調查;3人以上10人以下為較大事故,可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組織調查。
有內部人士稱,這次事故的發生可能有其必然性,“因為公司發展的速度太快,職工的技術素質跟不上,培訓也跟不上”。
鋁母線鑄造分廠是濱州魏橋鋁業科技有限公司的下屬10個分廠之一,后者是魏橋創業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棉紡企業,魏橋創業集團在鄒平縣乃至濱州市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每年上繳利稅占到鄒平縣全縣的一半左右。企業創辦人張士平系鄒平縣魏橋鎮人,苦心經營二十余年,將一個隸屬于縣供銷社的六十多人的油棉廠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棉紡織企業。張亦因此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勞動模范。魏橋創業集團目前員工多達17萬人,其中大多數為當地和外來農民,該集團在當地和業內向以管理嚴格聞名。
近年來,隨著全國氧化鋁市場的升溫,魏橋創業集團開始向該領域快速邁進。其氧化鋁產量在全國市場中已占有相當份額。不過,由于上馬倉促和污染環境,兩個月前曾被央視曝光。
隨著去年氧化鋁的價格漸趨走低,魏橋創業又將重點放在氧化鋁下游產品的開發上,此次出事的鋁母線分廠即屬于電解鋁項目,事發時剛剛投產一個月。
“8·19”鋁廠爆炸事故,是魏橋創業集團繼2004年4月28日火災之后面臨的又一起災難,那場大火造成的損失據說高達上億元,然而此次爆炸事故的嚴重程度和負面影響,顯然超過了上次的火災。魏橋創業的命運,一度成為當地的熱門話題。
事故發生后,當地政府迅速展開救治工作,用最好的醫療手段搶救傷者,部分傷員還被送至省城濟南救治。據稱,由于傷亡人數眾多,甚至不得不從鄰縣借調救護車。
新華社記者接報后當晚連夜趕到鄒平,他們也成為目前僅有的進入現場并拍下照片的記者。次日,通往事故現場的路口即被戒嚴,導致聞迅而來的其他記者均無功而返,他們甚至也無法進入醫院與傷者接觸。值得一提的是,事出當晚,當地互聯網也一度中斷。
8月26日,事發七天之后,南方周末記者來到鄒平縣人民醫院,發現這里仍然顯得氣氛緊張。記者看到,在醫院門口和住有傷員的樓層科室通道,皆有多名警察、武警和干部模樣的人駐守。各病房亦有魏橋創業公司的陪床員工,他們警惕地注視著前來探望傷員的外來人員,并不時加以盤問。
在事故發生現場,則有宣傳部門的員工輪流“值班”,將前來采訪的記者集中請至該縣惟一的一所五星級酒店。
作為事故調查組駐地的黛溪山莊酒店則仍舊沒有恢復對外營業。作為當地另一所主要賓館之一的東升賓館,亦有警方人員駐守,新入住的客人常被問及住在哪個房間。
有報道稱,爆炸事件發生后,魏橋鋁業公司其他分廠生產并未停止。一位魏橋創業內部員工對此予以證實,稱眼下屬產銷旺季,如果停產將會造成進一步損失。
與此同時,善后賠償工作亦在高效率地進行。事故發生之后兩天,當地宣傳部門即對記者表示,將會按照“最高標準”進行賠償。南方周末記者得知,目前廠方已與多數死者家屬達成賠償協議,賠償數額在31萬元左右。由于傷亡人數眾多,鄒平縣政府一度將家屬分配至各個縣直部門,由各部門負責做相關安撫工作。
8月28日,鄒平縣委縣政府和魏橋創業集團分別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鄒平縣有關領導在會上表示,將吸取“8·19”事故的教訓,將經濟增長方式由“超常規、高速度、跨越式”向“科學發展”、“又好又快”轉變。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張士平則對全廠員工表示,將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全力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山東鋁水溢出爆炸事故是近期繼湖南鳳凰塌橋事故、山東新泰淹井事故之后第三起重大事故,由于報道死亡人數較少,其影響也相對較小。不過,在安監總局通報中,仍將其稱為是“多年來有色行業鋁液外溢爆炸造成的罕見重大傷亡事故”,“經濟損失慘重,社會負面影響較大,教訓十分深刻”。
通報中,安監總局將此次事故定性為“鋁液溢出爆炸”事故,而非之前媒體報道的“鋁液溢出事故”。這也使得該起事故有別于4月中旬發生在遼寧鐵嶺的鋼包脫落事故。在那起慘禍中,32人的血肉之軀與3000度的鋼水融合在了一起。
魏橋鋁廠爆炸事故發生后,傷亡人數一直處在變動中。新華社報道稱,據鄒平縣政府統計,截至20日0時30分,有4名人員“在送往醫院后先后死亡”,51人受傷住院。而到20日6時30分,死亡人數上升至9人,受傷人數也上升至64人。 至20日10時,死亡人數又進一步上升至14人,傷者59人。26日,根據安監總局的通報,死亡人數升至16人,受傷人數仍為59人。
通報中對事故原因進行了初步認定,認為直接原因是混合爐的內套缺失所造成的鋁水外溢。但內套因何缺失,究竟是因設備質量原因還是因為員工操作不當造成,卻因“現場知情人士全部在事故中遇難”未能認定。據悉,此前曾有報道稱缺失原因為“員工操作不當”,結果受到有關方面抗議。
不過,僅有內套缺失和鋁水外溢并不足以致禍。南方周末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該廠以前也曾發生過鋁水外溢事故,但并未導致人員傷亡。根據安監總局通報,此次事故中,由于循環水設計存在重大缺陷,致使溢出的高達900度的鋁水與水接觸,從而導致水蒸氣急劇膨脹而爆炸。
而現場應急處置不當則是造成人員重大傷亡的重要原因。調查表明,該廠當日16時即發生漏鋁,到最終爆炸,之間長達四小時,工人們本有充足時間撤離,但由于缺乏基本安全生產常識,未能及時撤離。不僅如此,當班工人其實僅為27人,事故發生后,負責人相成昌帶領多名工人參加“搶險”,以降低損失和減輕責任,結果反而釀成更為重大的傷亡事故。
相成昌本人也在事故中遇難。在部分媒體報道中,相被稱為是該分廠廠長。該分廠今年七月份剛剛投產,其設計單位山東魏橋鋁電有限公司并無設計資質。該廠員工中有很多是今年剛畢業的大中專學生,并無相關生產經驗。一位穆姓傷員事發時剛從一所職業學校畢業,進廠僅一個月,還是一名學徒工。其父稱,廠方曾告知,孩子出院后先在家休養,一個月后恢復上班,其間工資照發。
安監總局本次公布的調查仍為“初步分析”,該局在通告中稱,目前山東省已經成立事故調查組,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根據國務院今年6月頒布實施的《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生產安全事故分為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較大事故等不同級別,其中死亡30人以上為特別重大事故,需國務院組織調查組調查;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則為重大事故,需省級人民政府組織調查組調查;3人以上10人以下為較大事故,可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組織調查。
有內部人士稱,這次事故的發生可能有其必然性,“因為公司發展的速度太快,職工的技術素質跟不上,培訓也跟不上”。
鋁母線鑄造分廠是濱州魏橋鋁業科技有限公司的下屬10個分廠之一,后者是魏橋創業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棉紡企業,魏橋創業集團在鄒平縣乃至濱州市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每年上繳利稅占到鄒平縣全縣的一半左右。企業創辦人張士平系鄒平縣魏橋鎮人,苦心經營二十余年,將一個隸屬于縣供銷社的六十多人的油棉廠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棉紡織企業。張亦因此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勞動模范。魏橋創業集團目前員工多達17萬人,其中大多數為當地和外來農民,該集團在當地和業內向以管理嚴格聞名。
近年來,隨著全國氧化鋁市場的升溫,魏橋創業集團開始向該領域快速邁進。其氧化鋁產量在全國市場中已占有相當份額。不過,由于上馬倉促和污染環境,兩個月前曾被央視曝光。
隨著去年氧化鋁的價格漸趨走低,魏橋創業又將重點放在氧化鋁下游產品的開發上,此次出事的鋁母線分廠即屬于電解鋁項目,事發時剛剛投產一個月。
“8·19”鋁廠爆炸事故,是魏橋創業集團繼2004年4月28日火災之后面臨的又一起災難,那場大火造成的損失據說高達上億元,然而此次爆炸事故的嚴重程度和負面影響,顯然超過了上次的火災。魏橋創業的命運,一度成為當地的熱門話題。
事故發生后,當地政府迅速展開救治工作,用最好的醫療手段搶救傷者,部分傷員還被送至省城濟南救治。據稱,由于傷亡人數眾多,甚至不得不從鄰縣借調救護車。
新華社記者接報后當晚連夜趕到鄒平,他們也成為目前僅有的進入現場并拍下照片的記者。次日,通往事故現場的路口即被戒嚴,導致聞迅而來的其他記者均無功而返,他們甚至也無法進入醫院與傷者接觸。值得一提的是,事出當晚,當地互聯網也一度中斷。
8月26日,事發七天之后,南方周末記者來到鄒平縣人民醫院,發現這里仍然顯得氣氛緊張。記者看到,在醫院門口和住有傷員的樓層科室通道,皆有多名警察、武警和干部模樣的人駐守。各病房亦有魏橋創業公司的陪床員工,他們警惕地注視著前來探望傷員的外來人員,并不時加以盤問。
在事故發生現場,則有宣傳部門的員工輪流“值班”,將前來采訪的記者集中請至該縣惟一的一所五星級酒店。
作為事故調查組駐地的黛溪山莊酒店則仍舊沒有恢復對外營業。作為當地另一所主要賓館之一的東升賓館,亦有警方人員駐守,新入住的客人常被問及住在哪個房間。
有報道稱,爆炸事件發生后,魏橋鋁業公司其他分廠生產并未停止。一位魏橋創業內部員工對此予以證實,稱眼下屬產銷旺季,如果停產將會造成進一步損失。
與此同時,善后賠償工作亦在高效率地進行。事故發生之后兩天,當地宣傳部門即對記者表示,將會按照“最高標準”進行賠償。南方周末記者得知,目前廠方已與多數死者家屬達成賠償協議,賠償數額在31萬元左右。由于傷亡人數眾多,鄒平縣政府一度將家屬分配至各個縣直部門,由各部門負責做相關安撫工作。
8月28日,鄒平縣委縣政府和魏橋創業集團分別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鄒平縣有關領導在會上表示,將吸取“8·19”事故的教訓,將經濟增長方式由“超常規、高速度、跨越式”向“科學發展”、“又好又快”轉變。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張士平則對全廠員工表示,將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全力抓好安全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