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辦公”制度調整四周年

北戴河夏季辦公制度廢止,延續50年的“夏都”開始褪色,北戴河何去何從?

2007年夏季的北戴河會是什么樣子?北戴河辦公制度在4年前被調整,中國“夏都”有何變化

如今,任何一個游客都可以享受北戴河的海灘和陽光,但未必會想到這里曾經發生的政治故事。  CFP/圖


    北戴河,在人們印象中是陽光、海水和沙灘,每年夏天,北戴河都是游客們向往的地方,但這條長達十多公里的沙灘,在向中外游人開放公共浴場之前,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夏天辦公和休養的場所。自1954年起,中央建立了北戴河夏季辦公制度,北戴河隨之被稱為中國“夏都”。
    2007年8月20日,南方周末記者走訪北戴河。從北戴河西海灘路浴場到中海灘路浴場,可以很容易看到一片片沙灘被網線分隔開來,一直延伸到海里。
    幾十年來,北戴河海岸的專用浴場接待了毛澤東、鄧小平等大批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勞動模范,成為國內著名的避暑療養區。
    2003年7月,中央決定,中共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央軍委五大領導班子當年夏天不到北戴河辦公。延續50年的“夏都”開始褪色,北戴河何去何從?

“夏都”變身“中國戴維營”?
    8月28日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建議,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開。雖然臨近十七大,而北戴河卻呈現出輕松氣氛。
    從當地一些官員口中,“夏都”這一稱呼用得越來越少,一些人開始借用西方媒體的稱呼,來形容北戴河的新地位:“中國的戴維營”。
    戴維營位于美國馬里蘭州,是美國總統的避暑勝地。包括十多幢鄉村式平房,散落在143英畝的叢林中。
    8月20日下午,南方周末記者路過中海灘路某部門專用浴場,這一專用浴場與公共浴場之間有一條線,一直分隔到海里。一名武警戰士在沙灘上面對大海端坐,一名皮膚黝黑的工作人員在海水中游弋,遇上公共浴場游人扔過來的水球,便拾起來扔回去。
    不時有游客交頭接耳,猜測被線封起來的海灘是做什么的,幾名路過的游人詢問,“能不能進去游泳?”工作人員沒有同意?!坝稳艘话愣己茏袷匾幎??!边@位工作人員說。
    浴場上的公告牌要求,凡進浴場游泳,均需出示證件?!斑@里一般是單位組織的人來,一批批地過來?!?BR>    8月6日至11日,全國總工會組織800名勞動模范到北戴河休養旅游,創下中國成立以來勞模休養規模之最。7月29日到8月4日,中央組織51名農業科技專家和農村實用人才到北戴河休假。
    這也是1954年北戴河成為“夏都”以來的重要職能:接待來自全國的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這對于勞模和“先進工作者”們以及他們的工作地方而言,都是至高榮譽。
    每年到北戴河的勞模和“先進”,因中央的工作重點不同而有所不同。
    2003年中國經歷SARS危機,醫務工作者在抗擊SARS中貢獻突出,黨中央國務院邀請部分醫務專家和科學家來北戴河休假。
    2004年,中央組織了110位專家和高技能人才到北戴河休假。2005年,中央組織了44位科技專家到北戴河休假。

中國最早的旅游地
    褪去“夏都”色彩,北戴河正緩慢回歸其本來面目。在原初意義上,它是中國最早的旅游地。
    據北戴河旅游史專家、《秦皇島日報》前總編孫志升介紹,這里開創過中國旅游發展史上的諸多第一:第一條旅游鐵路專線,第一條旅游航空專線,等等。1898年,北戴河被清政府宣布成為第一個允許中外人士雜居的“避暑地”。包括西方傳教士在內的大批外國人前往北戴河定居或旅游。1936年人口統計顯示,當時住北戴河海濱的中國人近8000人,還有來自約20個國家的2535名外國人。
    1918年,為避免北戴河淪為外國人“租界”,知名人士朱啟鈐發起成立北戴河海濱公益會,捍衛國家主權,同時組織各界名流捐款,修路建橋,綠化山林,建立醫院學校,開辟公園浴場,保護旅游名勝,規劃市政。
    到上世紀30年代,北戴河已成為遠東知名的避暑旅游地。那時,飯店、旅行社、餐館紅火一時,網球、壘球、高爾夫球、焰火、舞會、電影等新潮活動在這里出現。
    團隊優惠、往返打折等今天人們熟悉的旅游促銷方式,在當時的北戴河便已實行。
    當時的北戴河,雖然表面上平民百姓均可自由來往以及定居,但主要居民和旅游者,實際上還是來自北京的高官和外國人士,這些人中就包括張學良、顧維鈞、徐志摩、斯諾夫人等中外名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組部在北戴河建立最早的療養院(后更名為中直療養院),隨后在學習蘇聯的浪潮中,中央許多單位在北戴河建立療養院。北戴河遺留下來的七百多棟別墅,絕大多數供療養院使用。
    1953年秋天,中央決定暑期在北戴河辦公。1954年,國務院規定北戴河休養區的使用方針:為中央暑期辦公服務。
    當時,北戴河接待的主要為中央領導、勞模、中外專家和外國駐華使節等。在平民百姓的眼中,北戴河已成為神秘的“圣地”。
    為活躍北戴河暑期文化生活,國家曾專門調撥文物,包括一些貴重的瓷器和宮廷用品,陳列在北戴河勞動人民文化宮里。
    當時中國最著名的藝術團體和藝術家,大多曾在這所文化宮里為來賓進行專場演出。
    毛澤東自1965年起不再來北戴河,中央暑期辦公自然中止。到“文革”期間,中直機關許多干部也被批斗下放,近40所療養院幾乎全部停辦。
    而“文革”中,仍有外交部組織的使館人員和國際友人來北戴河休療。這批人中包括今天的美國總統布什,他曾和父母一起來過北戴河。
    當時休假的有一位波蘭的左派革命黨人米雅爾,在參觀山海關孟姜女廟時建議說:“孟姜女像塑得太雍容華貴了,要知道,她是個被壓迫婦女的典型形象?!彼慕ㄗh被很快采納,不久孟姜女改塑得清瘦并帶愁容。
    1979年,隨著鄧小平再次走上政治前臺,北戴河面臨的命運再次轉變?!度嗣袢請蟆钒l布消息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最近決定,中央機關和軍委在北戴河的休養區將撥給旅游部門接待外賓用,中央國家機關今后不用了?!?BR>    這一消息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一個多月后發布的。孫志升說,把中直機關的療養院交給旅游公司,這是三中全會把黨的工作重點轉向經濟建設后的第一個工作。
    一時間,國內廬山、杭州、濟南、大連等地紛紛效仿,把黨和國家領導人當年住的高級住所交給旅游部門辦旅游。
    到了1980年后,大批革命元老和高級干部得到平反,恢復過去的政治待遇。而他們來北戴河休養,因為住過的別墅被交給了旅游部門,住房十分緊張。旅游公司隨后把中直、中央軍委和國務院院機關過去拿出來搞旅游的房子全部歸還。外國專家也從中直療養院搬了出來,住國家旅游總局修建的三星級的金山賓館。
    1984年,中央恢復北戴河暑期辦公制度。當年暑期,鄧小平、李先念、彭真等大批中央領導人進駐北戴河。
    中央及國務院各部委領導人也隨之而來。北戴河迅速掀起了療養院建設的熱潮,數量很快從當時的不到50家發展到今天的200多家。

“特殊”的北戴河
    漫步在北戴河,沙灘上中外游客摩肩接踵,飯館生意興隆,這是和其他海濱度假地一樣的景致。但細心觀察,可以發現北戴河的諸多特殊之處。
    中央領導來休假,提高了北戴河的名聲,但這也使得北戴河的旅游工作不能完全由區里決定。區委宣傳部一位官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哪怕看起來很小的事情,都要上級領導批才行。
    上世紀80年代,曾有中央領導人召集國家旅游局和河北省、市區各級領導開會,討論北戴河的旅游業發展問題。
    而分布在區內的二百多家療養院,大多數隸屬于中央部門和國家部委,龐大的旅游資源各自為政。至今,北戴河還沒有五星級酒店,掛牌四星的酒店也屈指可數。
    從政治接待轉到旅游接待已是不容置疑。北戴河區委、區政府已將北戴河定位為“生態型、園林式、國際性旅游休閑度假區”。
    北戴河旅游局還提出獨特的發展路徑:依托二百多家療養院的資源,發展“會議經濟”和“總部經濟”。
    今年4月,北戴河專門到北京舉行了一場會議資源推薦會,會后向各部委發函懇請支持。結果一到6月份,各部委療養院承辦的會議培訓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5%。
    8月20日,星期日。北戴河海寧路上,龐大的大巴車載著各地的療養團,一輛接一輛駛過。三星級的浪琴嶼酒店前掛著“歡迎某某醫學院職工療養團”的橫幅,而一輛車上掛著北京某銀行“銀企聯歡”的字樣——發展單位團體的療養經濟,正是北戴河特色。
    每年,北戴河舉辦許多旅游節。南方周末記者在北戴河采訪的幾天,這里正在舉行“情侶狂歡節”。新華社報道稱,中國旅游勝地北戴河將變成“愛的圣地”。
    許多部委辦的療養院也開始對外營業。在到北戴河的火車上,某中央部門招待所工作人員在車廂里推銷客房。連位于金山嘴的軍隊療養院,也有一棟樓對旅游者開放。
    北戴河還和秦皇島市領導一起到俄羅斯遠東地區推薦旅游。今年到7月底,俄羅斯游客已達到1.33萬人次。許多商店賓館內都有俄語翻譯。一些小販也能用簡單的俄語和游客談價。
    8月20日下午,在中海灘浴場,靠近某機關浴場的公共浴場里躺滿了俄羅斯游客,他們是這片沙灘的另類風景,一些人好奇地對著對面空蕩蕩的沙灘張望,在陽光、沙灘的背景下,他們一會躺著,一會坐著。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