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爾:各國政治必須跟上全球化的現實

如果要自我批評的話,我覺得在過去幾年,西方國家的領導人,包括我自己,都太關注反恐問題。事實上,和反恐同樣重要的另一個基本問題就是中國的崛起。

編者按——大國責任

    在一個恐怕是世界上最信仰全球化、一切都希望“與國際接軌”的國家講全球化,布萊爾假想的聽眾或許更應該是西方人。
    11月7日,這位英國前日首相在北京對參加《商業周刊》CEO年會的全球高管所做的一個大約20分鐘的演講。這是他今年6月辭去首相一職后第一次亞洲之旅。
    事實上,那些曾經靠全球貿易而崛起為世界大國的國家,現在對全球化越來越質疑。面對中國的沖擊,大西洋兩岸貿易保護主義不僅抬頭,而且正在演化成新的執政理念。
    正如一位中國領導人所說,等中國人學會了在海里游泳,我們的教練們卻已經上岸了。
    布萊爾在演講中至少有兩點值得我們關注。
    一、打破政府、企業和第三部門之間的界限,鼓勵各個部門之間通力合作。這其實是布萊爾推行的“第三條道路”的內容之一?!暗谌龡l道路”試圖超越傳統的“左”(社會民主主義)和“右”(新自由主義),這個政治理論在看待政府和市場的相互關系——這是直到現在還困擾著中國的問題——上,提倡市場導向與政府“積極干預”相結合。
    二、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已經把中國看成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比如在這次演講中布萊爾提到,“即使是像美國和中國這樣強大(powerful)的國家”。在這里,他把美國的強大和中國相提并論。這或有恭維之意,但也意味著在西方國家看來,中國,無論情愿不情愿,已經走上了舞臺的中央。他們認為,成為大國就需要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在包括全球變暖、非洲貧困、能源和環境危機等一系列國際社會面臨的挑戰中要有更多的擔當。
    兩年前,布萊爾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就表達了這種觀點。他當時說:“中國有必要在重大國際事務中發揮與其實力相匹配的作用?!?/FONT>

 

“如果要自我批評的話,我覺得在過去幾年,西方國家的領導人,包括我自己,都太關注反恐問題。事實上,和反恐同樣重要的另一個基本問題就是中國的崛起。我認為我們要對中國的崛起給予更多的關注,以及更深刻的理解?!?/STRONG>

 

 

布萊爾


迎接而不是拒絕全球化
    全球化已是事實,不會因為我們喜歡或不喜歡而有所改變。事實上,怎樣應對全球化才是問題的關鍵。我認為問題其實是,怎么為全球化做好準備,并讓大家都來分享全球化帶來的好處?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中國的經濟和英國的、歐洲的、美國的經濟雖然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但它們都面臨一個共同的根本的選擇:是直面全球化,還是將其拒之門外?
    我認為惟一重要的選擇就是迎接全球化。比如,中國最近召開的十七大決定繼續中國經濟發展的道路。是的,中國開放的速度或許是個問題,但方向是清晰的,那就是要繼續開放。這對于中國和世界都十分重要。
    所以,我在思考的問題是:使人們相信全球化是最優選擇,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如何采取最為明智的做法,讓全球化給人們帶來好處?如何為全球化進程尋求更廣泛的群眾支持?
    以下是我認為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答案。


全球化成功的路徑
    今天,政府的職責是讓人們對一個全新的經濟世界做好準備。在我看來,教育和知識是在全球化時代取得成功最為重要的因素。那些成功的國家、企業和個人,無一不是接受過良好的教育的。所以,教育已經從僅僅是一種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轉變為一個經濟體在全球化時代能否成功的關鍵。不僅是英國,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如果要獲得成功,教育都應是最先考慮的問題。所以教育,而不是官僚主義或者保護主義,才是應對全球化的正確途徑。
    我認為,未來幾年在各國政府的政策中,教育的地位將比現在重要得多。良好的教育將貫穿一生,而不僅僅是學校教育,并且教育還將提前,而不是一定要等到上學的年齡。培訓、再培訓,不斷掌握新技術,這將持續人的一生。
    全球化的要義是對人們適應能力的一種獎勵,而教育就是幫助我們掌握這種應變能力。
    第二,越來越頻繁得多地強調科學、技術和創新。也就是說,不僅是引進新技術,而是強調創新,以及企業的創造力。
    第三,公共部門即政府、私有部門以及我們在英國稱之為“第三部門”或“志愿部門”之間的墻將被推翻。我認為很重要的原因是,今天最成功的政府將是那些不害怕公共部門和私有部門之間沖突的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的職責,比如為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保持開放等做好規劃,不過政府運作的方式是打破公共部門、私有部門以及志愿部門之間的界限。
    比如在英國,我們在教育和醫療領域進行了較大的改革,這很難,改革從來都不容易,但同時我認為我們必須要這么做。作為公司的CEO,你們或許和我一樣會發現,改變是一件最難做的事。人們拒絕改變。改革都需要強有力的領導才能繼續下去,要打破公共部門、私有部門和第三部門的界限,這非常難,但我深信這是未來,未來就是這些部門通力合作。
    另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理解不同的文化?,F在世界正在進行全球性的大移民,英國也接納了許多世界各地的移民。有趣的不是英國變成了一個聯合國,而是每個國家在移民方面都直面全球化,其結果就是,那些理解其他國家文化、了解其他國家怎么運作的人會非常受益。
    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政府有責任通過教育、語言和科技投入,通過企業的創新,通過打破政府、企業和第三部門的界限,以及和不同的文化打交道,幫助人們為一個開放和人口流動的新世界做好準備。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如果這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那么各國政治必須跟上全球化的現實。這是一個有意思的但同時也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話題。今天,所有國家,即使是像美國和中國這樣的強大的國家,為了改善本國的利益越來越需要和其他國家一起合作。
    就拿全球貿易談判來說。全球貿易談判極其重要,但我認為,如果美國、歐洲和新興國家不能聯合起來,那全球貿易談判就不會成功。如果談判成功了,將極大促進全球貿易,更不要說促進中國的外貿。沒有一個國家強大到可以讓全球貿易談判談成,這點非常重要。
    另一件事情就是反恐。在全球范圍內,反恐都是個大問題。過去幾年,一些國家在反恐方面采取了強硬措施來保障本國的安全,這種做法非常有爭議。但最后,如果我們不能讓人們相信,特別是讓那些伊斯蘭國家中可能會被招募為恐怖分子的人相信,我們采取的方式是平等的話,我們就不能打敗恐怖主義。
    看待恐怖主義正確的方式不是東方和西方,而是要緩和不管是什么宗教、什么背景的人之間的對立。我們不能依靠任何單個國家,美國或者其他任何一個國家,來做這件事,而必須要建立一個廣泛的聯盟。這也是我為什么認為中東的和平進程如此重要的原因。當我主動要求擔任中東特使的時候,我的朋友們總是用這種口吻對我說“祝你好運”,好像你在做什么瘋狂的事情。而我總是這么回答,如果我們想解決世界的分歧,特別是解決伊斯蘭和西方國家之間的分歧,那么中東正義和公平的和平非常關鍵。如果不理解這點,就不能理解恐怖主義的根源,以及我們怎樣打敗恐怖主義。
    非洲也是一樣。解決非洲的貧困將不再是道義問題,而是有非常強烈的自身利益的考慮。如果繼續讓非洲飽受貧困,那我們會發現,未來我們所有人都將為此付出代價。
    另外還有氣候變暖,或者能源問題等等。同樣,只有所有國家攜手合作,我們才有可能解決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


世界需要更理解中國
    讓我對和中國的關系這點再多說一句。我越來越深信,美國、歐洲,以及包括中東等世界其他國家,要更好地了解中國,更深入地理解中國是怎么想的,并且認識到如果我們要解決我們現在面臨的難題,任何一個難題,沒有中國的參與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如果要自我批評的話,我覺得在過去幾年,西方國家的領導人,包括我自己,都太關注反恐問題,盡管對倫敦、紐約和馬德里這樣的地方來說,這太正常不過了。過去幾年一個基本問題是反恐,另一個基本問題就是中國的崛起,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我認為我們要對中國的崛起給予更多的關注,以及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一點,這也需要領導力。當今世界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基本價值觀和愿景上我們也需要領導。只為了追求本國狹隘的利益已經不夠。在一個經濟越來越全球化,政治也越來越全球化的世界里,必須建立這樣一種愿景,即要包括全球人的利益,而不是把他們分開。如果我們這樣做,全球化就會成功。
    (此文根據布萊爾11月7日在北京召開的 《商業周刊》CEO年會上的演講整理而成,未經審閱。由上海師范大學金融學院彭建輝翻譯)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