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無辜計劃”與“無辜聯盟”:從個案援助到制度變革

“無辜計劃”還致力于改革現行刑事司法制度,預防冤案。自成立至今,已在全美成功促成或改善將近70部法律法規。英國“無辜聯盟”還致力于冤案的研究及公共傳播工作,以期推動司法改革。最顯著的工作,莫過于建立了一套用于評估案件承接的標準。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黃心宇

“無辜計劃”還致力于改革現行刑事司法制度,預防冤案。自成立至今,已在全美成功促成或改善將近70部法律法規。

英國“無辜聯盟”還致力于冤案的研究及公共傳播工作,以期推動司法改革。最顯著的工作,莫過于建立了一套用于評估案件承接的標準。

1992年,兩位美國律師在葉史瓦大學本杰明·卡多佐法學院成立了“無辜計劃”項目,旨在通過DNA鑒定證明罪犯無罪。2004年,該項目注冊成為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機構。目前,該機構有16名理事,2名執行長,7名全職律師,每年有大約18名法學院學生在律師的指導下參與案件工作。機構資金主要來源于社會捐助。

2000年,全美十個“無辜計劃”項目聚集一堂,在芝加哥召開了第一屆“無辜聯盟”年會。截至目前,“無辜聯盟”正式成員已發展到65個(56個在美國,9個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英國及荷蘭)。

截至2014年5月,美國已有316人通過DNA鑒定被改判無罪,其中包括18名死刑犯。美國“無辜計劃”參與了其中的172個個案,其余的個案由“無辜聯盟”的其他成員機構、律師個人或罪犯本人參與。

在美國,每年都有超過3000人向“無辜計劃”項目尋求法律援助。但該項目只接受已被定罪,且存在物證,可通過DNA鑒定證明被告人無罪的案件。從效果看,在所有經過DNA鑒定且在五年內結案的案件中,43%的罪犯被證明無罪,42%的罪犯被證明有罪,其余不能確定。同時,在所有通過DNA鑒定證明無罪的案件中,超過40起案件是通過DNA樣本找到真兇。從周期看,一旦確定援助,案件一般都需要一年至十年的時間來完成整個訴訟。

可以通過一個案例件來說明“無辜計劃”是如何操作和運行的。1996年,法院認定羅伯特·杜威強奸和謀殺19歲女孩捷西·泰勒事實成立,并判決終身監禁。警方認定羅伯特存在嫌疑的依據有二:一是當警方詢問被害人朋友時,羅伯特躲藏在壁櫥里;二是被害人的朋友曾向警方透露,被害人曾提及她很害怕羅伯特。盡管現場的精液鑒定結果可以排除羅伯特的嫌疑,但警方認為這僅表明共犯的存在。另外,警方從羅伯特本人的襯衫發現了來自被害人或者羅伯特本人的血跡。2007年,羅伯特及其律師聯系到卡多佐法學院的“無辜計劃”尋求幫助,希望可以對襯衫上的血跡進行進一步的DNA鑒定。之后的DNA鑒定結果顯示,襯衫上的DNA并非羅伯特所有,而是指向另一人。2012年4月30日,羅伯特被無罪釋放。

根據“無辜計劃”的研究成果,造成冤案的原因包括:錯誤的指認(75%)、錯誤的刑事鑒識(52%)、錯誤的供述(25%)、線人(15%)、辦案人員過失或違法、辯護不力。在查找冤案原因的基礎上,“無辜計劃”還致力于改革現行刑事司法制度,預防冤案。自成立至今,“無辜計劃”已在全美成功促成或改善將近70部法律法規。

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立法,是2004年“所有人的公義法案”(Justice For All Act)。根據該法案,所有聯邦罪犯都享有向聯邦法庭申請DNA鑒定的權利,同時鼓勵各州采取充分的措施保存證據及DNA鑒定。其他關鍵性條款還包括:幫助仍保留死刑的州對指控及辯護建立顧問、培訓及監督的有效機制;為各州提供充足資金以開展更多DNA鑒定,并賠償冤案受害者;要求各州對過失或違法刑事鑒定行為建立獨立調查機構等。

“無辜計劃”的多年實踐也顯示了其面臨的諸多障礙,其中包括:花費巨大精力及時間尋找證據;證據退化、遺失或被毀壞;控方異議從而導致訴訟冗長等。

2005年,“無辜計劃”從美國擴展到英國——英國第一個“無辜計劃”在布里斯托大學成立。與美國類似,英國也成立了“英國無辜聯盟”,截至目前已涵括了35個成員。

英國“無辜計劃”主要接收兩類案件:一是定罪主要依據為不可靠的DNA證據,如獲取的樣本數量不足等;二是存在可以被鑒定的生理證據(案件偵查時技術條件尚未成熟無法進行DNA鑒定)。接收后,案件將被轉交給聯盟中的“無辜計劃”成員,由其進行全面獨立的調查。如能找到證明申請人無罪的證據,“無辜計劃”將協助申請人向國家刑事案件復查委員會提出復查申請。

不同于美國,在英國通過DNA鑒定被無罪釋放的案例并不多見。一方面是因為對于大多罪犯及其家庭而言,DNA鑒定過于昂貴;另一方面是因為國家刑事案件復查委員會和刑事鑒定部門并不愿意采用已在美國普遍使用的新技術。另外,無論是“英國無辜聯盟”還是它的成員,都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持這樣的刑事鑒定和分析。

除個案援助之外,“英國無辜聯盟”還致力于冤案的研究及公共傳播工作,以期推動司法改革。最顯著的工作,莫過于建立了一套用于評估案件承接的標準。這套標準將“真正潛在的無罪罪犯”與“本人主張無罪的有罪罪犯”區分開來。后者主張無罪的情形可能包括:對刑事法律的無知、誤解或異議,為保護其他個人或團體不受刑事處分,濫用程序或訴訟權利以獲得上訴機會等。

同樣參照美國的“無辜計劃”,我國臺灣地區也在近年成立了類似項目。臺灣大學法學院王兆鵬教授及數名律師在2011年4月發起成立了以冤案救援為宗旨的組織“冤獄平反協會”。經過一年的籌備,該組織于2012年正式成立。該協會目前有37名成員,涵蓋律師、學者、社會團體、企業界、醫學界及宗教界等專業人士,借由多元化成員組成,以使不同領域的專家皆能發揮所長。

該協會的任務包括:救援無辜者,分析誤判原因,推動立法和司法體系改革,協助冤獄受害者重返社會,追究違法失職公務員的法律責任等。在個案援助上,協會只接收確已定罪的判決,且導致冤假錯案的原因必須是“科學證據錯誤”或“嚴重違反正當程序”。對于審核通過的錯案,協會將代為向“檢察總長”提出非常上訴請求,或向法院提出再審請求。

“無辜計劃”的價值,在于彌補官方發現和糾正冤案機制的不足,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并通過公民的民主參與監督司法。

(作者為香港大學法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

網絡編輯:劉小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