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前車之鑒,中國仍在重蹈覆轍三江源滅鼠,半世紀的錯誤?

一場耗資巨大的滅鼠行動正在三江源展開。自2014年1月10日三江源二期生態保護工程實施以來,青海省已耗資2.3億元,在4500萬畝草原上阻擊鼠患。三江源人鼠大戰已持續約半個世紀,耗資巨大,鼠患卻難絕。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李雅娟 唐悅

2014年4月5日,牧民在位于三江源地區的青海甘德縣草場上撒藥滅鼠。牧民排成橫排前進,確保不遺漏鼠洞。 (新華社記者 郭求達/圖)

三江源人鼠大戰已持續約半個世紀,耗資巨大,鼠患卻難絕。然而在學界,這種被視為“草原害獸”的高原鼠兔,其實是高寒生態系統的關鍵一環,不應人為地滅殺。

一場耗資巨大的滅鼠行動正在三江源展開。據媒體報道,自2014年1月10日三江源二期生態保護工程實施以來,青海省已耗資2.3億元,在4500萬畝草原上阻擊鼠患。

三江源地區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被譽為“中華水塔”,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如今,在廣袤的草原上,時不時可以看到臨時搭建的藍色帳篷,周邊圍著壘積成山的袋裝毒餌,雇來的滅鼠人員則肩背藥箱,約20人排成一排,在草原上迤邐散開,在鼠兔洞口撒下拌了肉毒素的青稞。路邊,紅色橫幅“切實穩定開展草原滅鼠,有效推動三江源生態保護”分外顯眼。

這場由地方政府發動的人鼠大戰已持續約半個世紀,耗資巨大,但鼠患卻難絕。而在不少科學家看來,這種被視為“草原害獸”的高原鼠兔,其實是高寒生態系統的關鍵一環,不應人為地滅殺。

最近,新一輪的三江源生態保護工程已拉開序幕,一些環保組織也再度發文呼吁:必須叫停當地的滅鼠行動。

政府滅鼠,民間護鼠

通過簡單的網絡搜索,可以看到青海省地方政府的滅鼠行動已持續多年,都將之作為改善三江源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動輒投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