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文學能否萬歲?

64歲的李炳銀自況“中國報告文學的管賬先生”。他與中國報告文學有著四十多年緣分,至今依然堅持在報告文學的第一線,高呼“報告文學萬歲”。然而,他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拒絕當初無法接受的一些東西。

責任編輯:李宏宇 李曉婷 朱曉佳 實習生 孫玉彤 喻冬宇

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1978年在《人民文學》上發表,熱情贊頌了一直被丑化的知識分子,這引領一大批作家投入采寫知識分子、科技界人士。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的學會獎也被命名為“徐遲報告文學獎”,2001年設立。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1990年代以前,報告文學承擔了相當多反映社會現實的功能,相當于今天的深度報道。當時關注社會現實最敏感的不是教授,不是學者,而是報告文學作家。

64歲的李炳銀自況“中國報告文學的管賬先生”。

從1995年開始,他每年都編一本中國報告文學年度優秀作品選,為中國的報告文學做盤點工作。

這位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研究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的家,幾乎是中國新時期報告文學的圖書館,摞著一堆堆的《中國報告文學讀本》、《中國報告文學精品書系》……

他與中國報告文學有著四十多年緣分,至今依然堅持在報告文學的第一線,高呼“報告文學萬歲”。然而,他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拒絕當初無法接受的一些東西。

“當年報告文學相當于深度新聞”

1978年底,李炳銀被分配到剛剛恢復不久的《文藝報》任編輯,負責散文、傳記文學、報告文學的評論工作,就此趕上了新中國報告文學最好的時候。

早在1950年代,新中國已有《本報內部消息》、《在橋梁工地上》等很少的一些報告文學作品。但作家動輒因為報告文學被打成右派,付出二十多年下放勞動改造的代價。李健彤的小說《劉志丹》被定性為“利用小說反黨”。到了“文化大革命”中,“寫真實”甚至成為了一條罪狀。

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在“文革”還未被公開否定時,率先給予了委婉的批判,對一直被丑化的知識分子進行熱情贊頌。這引領一大批作家投入采寫知識分子、科技界人士,出現了黃宗英《大雁情》、陳祖芬《祖國高于一切》這樣的作品。至今,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的學會獎就叫“徐遲報告文學獎”。

作家理由寫擊劍運動的報告文學《揚眉劍出鞘》,標題本身是1976年“四五”運動中的一句著名“反動詩”?!缎麦w育》雜志不敢用,要求作者換標題。理由堅決不換,投給《人民日報》,于1978年6月11日全文發表。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