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試驗中的兩性平等
有研究顯示,目前醫學動物試驗中存在著嚴重的性別不平等,使用的試驗動物大多數是雄性動物。在生物醫學研究中,動物、人類的性別不平等可能是女性服用藥物產生副作用的概率高于男性的原因。
責任編輯:朱力遠
2004年1月12日,安徽利辛皖北實驗動物繁殖中心的實驗猴。
在生物醫學研究中,動物、人類的性別不平等可能是女性服用藥物產生副作用的概率高于男性的原因。
最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要求它所資助的研究從2014年10月起,都要使用同等數量的雄性動物和雌性動物。該機構甚至要求在培養皿中進行的細胞研究也要做到性別平衡。這也意味著今后雌鼠和雄鼠、雌猴和雄猴等都會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獲得兩性平等的待遇。
NIH的負責人雅尼娜·克萊頓和弗朗西斯·柯林斯認為,細胞、動物與人類在研究中的性別不平等,可能是女性服用藥物產生副作用的概率高于男性的一個原因。例如減肥藥就是一個較典型的例子,服用減肥藥的大部分是女性,而做試驗的志愿者大部分又是男性。
在用動物進行的科學研究中,對動物使用的不平等其實由來已久,當然,這種不平等也是由人自身造成的。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的歐文·扎克(I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