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今日頭條”們必須告別野蠻劫掠
那些本該是鮮血淋漓的故事,因為勝利者書寫歷史的邏輯都會被鍍上了一層“創新”的金粉,便亮瞎了眾人的眼。最致命的是,中國法律、政策的執行甚至以滯后為借口有意無意地成為“強盜”、“小偷”行為的幫兇。
責任編輯:史哲 蔡軍劍
“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骯臟的東西。”這句話,對野蠻生長、踐踏規則成為常態的中國互聯網經濟再適用不過了。尤其是當我們把視角切入知識產權保護這個維度的時候,也許會發現,本該在這個行業最受到重視的產權,在中國互聯網的敘事中常常成了笑話。
這一點,在提供新聞信息等內容產品業務的網絡領域有特別突出的表現。對這個領域,我們這些最傳統的內容生產者有最切膚的痛,說這個領域是中國知識產權的淪陷區并不夸張。
這個淪陷區造就了中國互聯網經濟許多的成功者。而新出現的成功者是一個名叫“今日頭條”的資訊類移動應用App。聲稱“我們不生產新聞,我們只是新聞的搬運工”的這個App最近完成了C輪融資1億美元,并獲得了市值超5億美元的估值。
這是一個再老套不過的網企成功故事。在這個時代,在中國,眾多頂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