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上海話如何發音?
上海話“鄉下人”發音與普通話不一樣?!叭恕弊xning(二聲),不是讀ying(二聲),只有外國人學上海話才發ying(二聲)。講上海故事,有點上海味,不過借諧音字也該動動腦筋。要借ning(二聲)的字有的是,若要借ying(二聲),貶、褒、中性的字也不少,就是弄不懂,沙葉新先生會拈來“蠅”字。
責任編輯:史哲 蔡軍劍
2014年5月1日《南方周末》寫作版刊沙葉新《上海城市故事·阿香與海歸》一文,文中寫道,“我很早就來上海了。以前你們上海人,看勿起我們外地人,叫我們‘鄉哦蠅’(鄉下人),還叫我們‘阿鄉’,現在好了,不叫我們‘阿鄉’了。”我也是外地人,住在上海七十年,自以為是上海人了。上海確有人把外地籍、市郊籍進城的叫鄉下人。我也知道,市郊的自稱“本地人”,來自長江以北過來的,討厭叫他們“江北人”,而自稱“蘇北人”,好多上海人尊重人家的選擇,不叫“鄉下人”而稱他們“本地人”、“江北人”。
上海話“鄉下人”發音與普通話不一樣。“人”讀ning(二聲),不是讀ying(二聲),只有外國人學上海話才發ying(二聲)。講上海故事,有點上海味,不過借諧音字也該動動腦筋。要借ning(二聲)的字有的是,若要借ying(二聲),貶、褒、中性的字也不少,就是弄不懂,沙葉新先生會拈來“蠅”字。
能否借貴報一小角,轉告不夠了解上海話的讀者及沙葉新先生:沒有一位上海人把“鄉下人”當“鄉哦蠅”。“蠅”:蒼蠅,討厭的害蟲。
——羅永椿(上海新中中學退休歷史教師)
在上海話中,鄉下人發音xiang一聲,o四聲,nin(上海話分不清后鼻音)輕聲。人字的發音,沙葉新借用“蠅”是對的,因為“蠅”在上海話中也發nin輕聲,而不是普通話的ying。至于借用這個字,的確有不妥。至少在當下,鄉下人的意思就是鄉下人,跟蒼蠅沒有關聯。
——施先生(上海崇明)
《上海城市故事·阿香與海歸》關于鄉下人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一般來說上海話鄉下人音為“xiang(1聲)wu(1聲)ning(2聲)”,但也有上海方言將人作ying(2聲)。我記得我小時候有一個嘲笑外地人的“童謠”是“鄉下人,到上海,上海閑話講不來,米西米西炒咸菜。”(大致諧音xiang wu ning,dao shang hai,shang hai ewu gang walai.mi xi mi xi chao echei。但是有幾個詞很難標出來準確發音。)
但是關于江北人、蘇北人的區分,可能有問題。“江北人”和“蘇北人”都是貶義詞,江北人指江蘇揚州泰州以下和安徽江淮地區,蘇北人主要指江蘇北部如揚州徐州等地,但這2個詞在上海話語境內貶義成分很大,這個和近代開埠以后來滬的外地人素質有關,頗有點類似今日對素質差的外地人稱呼其“洋盤”一樣。關于“本地人”,一般指的是相比上海市中心,住在上海南市、青浦、松江等地的上海人,這個詞的潛臺詞是“上海的鄉下人”。
僅供參考。
——羅博士(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