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跑路,百度遭殃?
自從2014年4月為“旺旺貸”受害者提供全額保障以來,百度幾乎成為了網貸受害者的主要追責目標。有從業者贊其有擔當,有觀察者指其越位。
責任編輯:呂宗恕 蘇永通 實習生 李雅娟
網貸平臺倒閉,成投資者噩夢。
網貸受害者:要想拿錢回來,只有找百度。
行業人士:不能讓一個公司承擔所有社會性問題,其他P2P網貸受害者都要按照‘旺旺貸’的案例來解決,是有問題的。
百度:相信這些網站大部分是誠信合法經營的,但從百度的角度無法判斷,我們最后的決定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又一次“查無此人”。
當投資者們沖到深圳崗頭發展大廈時,事實如當頭棒喝:經營P2P網貸的“信譽財富”并不存在于它聲稱的808室,其積聚的至少七百余萬資金也早已人間蒸發。
類似場景在網貸領域屢見不鮮,只不過,這次的不同在于:受害者們一致將矛頭指向為騙子提供了“信譽V”認證的百度。
自從2014年4月為“旺旺貸”受害者提供全額保障以來,百度幾乎成為了網貸受害者的主要追責目標。有從業者贊其有擔當,有觀察者指其越位。
一個充滿爭論的問題是:在原本缺乏法律規范和規定的P2P網貸市場活動中,有充當“引路人”角色的搜索平臺究竟該為網貸跑路者埋多少單?是否也應該承擔相關責任?
又一家P2P跑路
“要想拿錢回來只有找百度。”
“信譽財富抱團維權群”里,來自成都、損失11萬元的群主這樣告訴大家。他已接受了15位群友的集體委托,準備前往北京向百度維權。
來自烏魯木齊的劉小姐是其中之一。這位“信譽財富”頭號受害者講述的受騙經過并不新鮮:早在今年2月,她就通過百度搜索到了“信譽財富”的網站。百度為“深圳市好信譽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簡稱“信譽”公司)加V認證,證明其真實可信,而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上亦可查到該公司的注冊信息。
花了半個月時間觀察網站公布的大小標的后,劉小姐終于被高達15%以上的年化收益率所吸引,于是先后投入423萬元,但她沒有注意到,打款的對象并非公司賬號,而是公司法定代表人林俊偉的個人賬號(后改為一位“公司股東”的個人賬號)。
2014年4月30日,“信譽財富”網站開始禁止提現,400客服電話無人接聽。三天后,該網站再也無法打開。烏魯木齊當地派出所告訴前來報案的劉小姐,他們頭一次碰到這樣的案子。
事實上,類似這樣無法提現、限制提現或逾期還款的P2P網貸跑路案,在2013年達到小高潮。據媒體公開報道,2013年全年共有75家P2P平臺出現逾期還款、限制提現等問題,有些P2P平臺甚至因此倒閉。而在2014年頭六個月,已有35家跑路。
所謂P2P網貸,原意指的是個人與個人通過互聯網平臺直接借貸。全球第一家P2P平臺為英國的Zopa,成立于2005年3月。兩年后,P2P進入中國。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給烏魯木齊警方的回函稱,“信譽”公司真實有效。警方調查則發現,“林俊偉”的身份證屬于一位1992年出生的廣東人;根據已有案例推斷,小林的身份證很可能被冒用,未必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