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藏人在北京
藏人萬瑪尖措用“微妙”來形容自己二十余年的生活對北京衍生出的感情?!坝幸欢螘r間我覺得自己就像武俠小說里的過客,北京像個驛站。你想要去哪兒都必須要經過那個地方,要坐下來喝碗茶?!?/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吾要,青海省玉樹人,生于1963年,美術編輯,業余油畫家。 吾要畫畫就在家里,基本在晚上,或用一些零碎的空隙時間。但他說自己隨時很快進入狀態。一進家門,左手一伸就能摸到一墻書,書架上一半以上是藏文書,而編者一列印有吾要名字的不乏少數。白天,他在民族出版社的藏文編輯室里工作。
藏人萬瑪尖措用“微妙”來形容自己二十余年的生活對北京衍生出的感情。“有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就像武俠小說里的過客,北京像個驛站。你想要去哪兒都必須要經過那個地方,要坐下來喝碗茶。”
黑暗被一束光點亮,深藍色地毯上一無所有。在藏樂與銀鈴的交響中,舞者們以彩色沙粒作畫,色彩斑斕。最后毀掉,一地散沙。
這一幕“壇城沙畫”是一種藏傳佛教的行為藝術。它在敘述生死輪回的觀念:“人的一生有不同的欲望,你的經驗、記憶可以成就你一個非常燦爛的人生。但當你死之后,什么都帶不走,其實也是讓你放下那份執著。”
萬瑪才旦,青海省海南人,生于1969年,導演。萬瑪沒能帶我們去他的片場,因為他一直在藏區拍攝。和其他導演大同小異,他作息無規律,工作的時間一直長于生活的時間,忙起來一天20小時以上的時間都在工作。工作室到家步行兩分鐘,因為就在同一個住宅區里。
旦巴,西藏拉薩人,生于1989年,廚師。 今年是旦巴來北京瑪吉阿米藏餐廳當廚師的第4年。對于制作瑪生(一種藏族主食),他已經很熟練了。盛上半個銅碗的糌粑,再和上奶渣和紅糖,他一手讓油壺傾斜濾出黃澄澄的酥油,一手向同一個方向攪拌著糌粑。他用手指在碗邊劃了下,嘗了嘗,笑得瞇起了眼。
2014年4月20日下午,由萬瑪尖措編導的舞臺劇《香巴拉》在798白瑪梅朵藝術中心舉行答謝演出。
十二三歲來京,萬瑪尖措在中央民族大學念附中、大學、研究生,一路學了十年舞蹈。早期的實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