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興衰

九鼎抓住龐大的中小企業群體,一邊為他們量身定做了一家“上市工廠”,一邊又把他們發展成為投資人。這條產業鏈由此互相咬合,雪球迅速滾大。但當IPO暫停,通道于是突然失去出口。即使IPO重啟,九鼎當年的好時光也將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而難以復返。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九鼎抓住龐大的中小企業群體,一邊為他們量身定做了一家“上市工廠”,一邊又把他們發展成為投資人。這條產業鏈由此互相咬合,雪球迅速滾大。

但當IPO暫停,通道于是突然失去出口。即使IPO重啟,九鼎當年的好時光也將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而難以復返。

中小企業“上市工廠”

2007年7月,正值中國A股指數即將突破6000點的空前高位之際,一家名為“北京惠達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悄然在北京注冊成立。

公司創始人之一吳剛當時還在證監會任職?;蛟S他自己也沒有想到,他向另一位創始人黃曉捷提出的“買點原始股賺錢”這一想法,竟然在短短數年之后,創造出了一家管理資金過百億元的“本土PE第一股”。

不過,就在九鼎投資成立后不久,一場全球性的金融風暴令包括國際私募投資巨頭在內的金融機構們損失慘重,中國的PE投資市場也因此而一度陷入低潮。

誕生伊始即逢巨變的九鼎投資,也只能小心翼翼地在市場中尋找著投資機會。時任公司執行總裁的蔡蕾在2009年3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成立一年多九鼎基金“募集超過10億元的大基金很耗費精力”,不如多募集幾個中小規模的基金更加靈活。

此時九鼎管理的五只基金總資金約為20億元,平均每只基金規模為4至5億元。但正是這一“小規模募集”的籌資模式,開啟了九鼎此后的財富之路。他們抓住了被大型PE機構所忽視的一個群體:中小企業業主。

在其后數年中,九鼎一手抓住中小企業主手中的項目公司進行包裝,另一手把他們發展成為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