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元-1元-950元,股價“蹦極”背后九鼎上市“連環計”
從5月20日到5月28日期間,以每股610元發行價上市的九鼎投資,每股股價一路上漲至850元,在27日卻突然跌至1元,其后再度回漲沖上950元的高位。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4年4月,九鼎投資以每股610元的發行價登陸新三板,很快就出現了1元/股,隨后股價又沖上950元/股。這種過山車式跌宕,與新三板的交易規則有關。
因IPO暫停而陷于困境之際,九鼎投資從新三板曲線突圍。
先轉股,再轉板,如果這條路走通,九鼎將找到一條投資機構退出的新路徑。不過,投資者們是不是認可這樣的方式,取決于他們能不能拿到真實的利潤回報。
2014年6月6日,一筆每股920元、共計1000股的協議成交價,讓北京同創九鼎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九鼎投資)再次震驚市場。
九鼎投資此前兩周剛剛登陸新三板。這家被稱為“本土PE(私募股權投資)第一股”的上市公司,向尚未理解新三板交易規則的投資者們表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蹦極”。
從5月20日到5月28日期間,以每股610元發行價上市的九鼎投資,每股股價一路上漲至850元,在27日卻突然跌至1元,其后再度回漲沖上950元的高位。
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股價暴跌,九鼎投資在27日當天即發布公告,稱此次1元股交易的雙方均為公司非控股股東。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隨后亦表示,上述交易是由買賣雙方“自主協商確定”,上市公司九鼎投資本身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根據證監會相關人士的解釋,由于協議成交采取“一對一成交”,轉讓價格由雙方自主協商,同時不設漲跌幅限制,因此出現此類股價“暴漲暴跌”現象并不奇怪。隨著做市商制度、股價異動監控等相關市場機制的完善,類似的股價異動將被納入更健全的管理機制。
在向市場作出解釋的同時,監管部門也在6月5日推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做市商做市業務管理規定(試行)》。這一規定與此前發布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轉讓細則(試行)》,以及近期即將實施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異常轉讓實時監控指引(試行)》,共同構成新三板業務的基本制度框架。
但對于投資者而言,此事依然疑團重重:九鼎投資這家神秘的PE機構為什么能夠以610元/股的“天價”發行股票?上市前為什么會突然涌入數以百計的“原始股東”?同一家公司的股價為什么會在幾天里出現從1元到950元這樣的巨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