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好的國學教育是喚醒與激發
近日有報道稱,9歲女童茜茜(化名)被北京的“國學教師”張紅霞虐打得遍體鱗傷。辦教育的權利,本是公民與社會的天然權利。但提高國學班質量的兩難在于:政府一管就死,一放就亂。其實,最好的“私塾”,是家庭。父母完全可以陪著孩子一起讀經典,一起成長。
責任編輯:史哲 蔡軍劍
看到9歲女童茜茜(化名)被北京的“國學教師”張紅霞虐打得遍體鱗傷,誰都難免生出強烈的惻隱與義憤之心。張某涉嫌犯罪已被刑拘,其中是非曲直,當由司法程序審斷作結。
送女入虎口的媽媽見到孩子慘狀,痛哭失聲。問題是,痛哭之后當如何?這位單身母親,既然相信國學能“修身養性”,半年不探望可以“鍛煉女兒的獨立能力”,她是否還會選擇讓孩子離開自己去讀國學?還是讓茜茜養好身體后,回歸“確實學不到知識”的公立教育體系?
這道難題,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送孩子獨自去海外留學的家長,有一部分也會選擇有教會背景的學校,未必信仰宗教的家長們有個樸素的想法:那里“不僅教知識,也教做人”。如果各種國學班真的有助于孩子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讓孩子與孔、孟、老、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