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首次對醫療設備低價傾銷立案調查 血透機的一連串秘密

以反傾銷為武器,國產血液透析機生產商對進口商發起了一波進攻。與昂貴的機器相比,生產商從不起眼的透析管等耗材上賺取的利潤同樣豐厚,并且不用處處受到管制。這個捆綁銷售的模式之所以盛行,土壤則是公立醫院“以藥養醫”形成的利益同盟。

責任編輯:王小喬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1年12月15日,江西九江一位尿毒癥患者在市中醫院做血液透析。自當日起,江西省全面實施困難尿毒癥患者免費血透。 (東方IC/圖)

以反傾銷為武器,國產血液透析機生產商對進口商發起了一波進攻。

血透機背后的秘密由此揭開一角:與昂貴的機器相比,生產商從不起眼的透析管等耗材上賺取的利潤同樣豐厚,并且不用處處受到管制。

這個捆綁銷售的模式之所以盛行,土壤則是公立醫院“以藥養醫”形成的利益同盟。

重慶商人高光勇為國產血透機產業的生死存亡四處告狀,奔走了三年,終于在商務部這里看到了一絲曙光。

2014年6月13日,商務部發出公告,決定對原產于歐盟和日本的進口血液透析機進行反傾銷調查。自從1997年中國出現反傾銷第一案以來,直到2011年底,商務部對進口產品反傾銷調查立案共69起,血透機案則是首次對“純醫療設備”的低價傾銷問題立案。

血透機是尿毒癥患者(末期慢性腎衰竭)借以維持生命的一種重要治療儀器。雖然只是醫療設備的一種,但市場規模巨大,僅在中國就可能達到千億元級別。

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的前主任委員陳香梅院士2012年的論文顯示,中國約有200萬人患有尿毒癥,其中接受血液透析療法的超過十分之一。

但這個龐大市場,卻長期被進口廠商占據。據全國血液凈化病例信息登記數據,超過九成的血透機設備和超過八成的血液透析耗材為進口產品。

商務部的調查,源于高光勇創立的重慶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外山公司)聯合另外三家企業向商務部遞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書。山外山公司是一家民營血透機生產企業,目前占據國產血透機的六成市場份額。

從海關數據來看,過去三年,歐盟、日本兩地區的血透機進口均價由每臺1.09萬美元降至0.99萬美元,也就是人民幣六七萬元。不過,這些機器在其本土卻要賣到1.3萬-1.6萬美元。也就是說,進口血透機在中國的價格反而比原產地要便宜。

高光勇和他的同盟者們認為,這是在向中國低價傾銷。

申請書是2014年4月21日遞交的。巧合的是,一個月后,5月24日,在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考察時,中央領導人提出“加快高端醫療設備國產化”。

六天后,國家發改委提出依視路、尼康等框架鏡片生產商和博士倫、強生等隱形眼鏡生產商違反反壟斷法規定,責成北上廣三地的價格主管部門對其罰款,共計1900多萬元。

又過了十來天,商務部對血透機反傾銷立案調查。

一位商務部官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一次對血液透析機的反傾銷立案,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響應“加快高端醫療設備國產化”的號召。而具體承辦這起案件的,是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所轄的進口調查二處。該局是2014年4月,效仿歐盟做法,由產業損害調查局和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合并而成的。

懸崖邊上的國內企業

高光勇在他的董事長辦公室墻上釘了一張紙:“董事長臥薪嘗膽處”。在夏天到來之前,這里真的掛著苦膽。至今,下面的地毯上依然殘留著黑跡。

“提出申訴的這幾家國內廠商現在都是站到了懸崖邊。”國內另一家較大規模的血透機廠商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是國內廠商們想方設法四處舉報希望能打擊進口廠商的真正原因所在。

中國本土血透機發展歷史還很短。2000年左右,重慶山外山科技有限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