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訪新招:用訪民接待訪民
如何對付最令人頭疼的訪民——成都青羊區信訪局想了個辦法:讓訪民當“信訪辦主任”。訪民“主任”努力引導訪民走法律途徑,但最終他既難以幫得上別人,也幫不了自己。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岑欣杭
2014年6月24日,又逢周二,卸任信訪干部后的李華成在等待區領導接訪。
如何對付最令人頭疼的訪民——成都青羊區信訪局想了個辦法:讓訪民當“信訪辦主任”。
訪民“主任”努力引導訪民走法律途徑,但最終他既難以幫得上別人,也幫不了自己。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失地農民李華成在不斷適應著不同的身份轉化:訪民——信訪干部——訪民。
持續上訪近5年的李華成一直是當地政府最頭疼的訪民。信訪局局長想了個法子:干脆把他變成信訪干部。
4個月后,因自己的訴求依然沒有得到解決,信訪辦“李主任”又被打回原形。這個“一石多鳥”的計策宣告失敗。
去北京
47歲的李華成是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文家鄉董家壩村的農民。從2007年開始,為了修建占地1500多畝的高爾夫俱樂部,董家壩村及周邊幾個村子的土地被征收。
自2006年開始,拆遷人員就開始動員李華成搬遷。直到2009年6月,由于談判未果,李家房子被強拆。
“2009年6月24日,我們全家人被從自己的房子中抬出后,房子被強拆。”李華成清清楚楚地記得那個日期。當時家里的家具、現金、賬單等物品沒來得及拿出,被埋在了廢墟下。除此之外,李華成所承包的7畝土地也被強制征用。
房子被拆一個月后,李華成帶著妻子首次到北京上訪。
這是李華成第一次去首都。在北京的一周里,李華成夫妻倆擠在一個昏暗潮濕名叫“眾路通”的地下室旅社里。他早上四五點鐘便起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