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際化大都市,沒有不該來的人” 訪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
這個城市的治理者,不能以一些站不住腳的理由去驅逐人口。國外發達城市,通過城市總體規劃,加強功能分區等去疏解人口壓力;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比如居住與交通成本,去調節人口的分布?!T奎
責任編輯:王小喬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北京西二環復興門橋晚高峰。北京市常住人口現已突破2114萬,遠遠超過原定的到2020年控制在1800萬人左右的人口規劃目標。
那么多的好學校、好醫院集中在北京,那么低的水價、地鐵票價,還有更大的職業發展空間,全國人民為什么不來呢?因此,這次增長高峰反映了城鎮化的本質,即人們用腳投票,去選擇他們的城市。
這個城市的治理者,不能以一些站不住腳的理由去驅逐人口。國外發達城市,通過城市總體規劃,加強功能分區等去疏解人口壓力;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比如居住與交通成本,去調節人口的分布。
如果我們認可所有的城市構成一個生態系統,就要擺脫過去那種就特大城市說特大城市的老套思維。特大城市的問題,根子在于中小城市不發達。沒有一個成熟的城市體系,沒有都市圈周邊中小城市的發展,必然導致特大城市過度膨脹、虛胖并且疾病纏身。
北京的人口增長反映了城鎮化的本質
南方周末:三中全會決議對主城區人口超過500萬的特大城市的人口用了“嚴格控制”四個字,我們注意到北京這次人口控制增加了一些新的手段,比如審核孩子入學、搬遷集貿市場等。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