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氏騙局的“新衣”
重新審視龐氏騙局會發現,在現代經濟中,許多普通的商業行為都與臭名昭著的龐氏騙局相類似。它們比過去人們所認為的更加普遍,而金融管理者并不能很好地應對它們。
責任編輯:朱力遠
卡洛·龐齊(1882-1949)。龐氏騙局的出現實際上比卡洛·龐齊本人的出生更早。
重新審視龐氏騙局會發現,在現代經濟中,許多普通的商業行為都與臭名昭著的龐氏騙局相類似。它們比過去人們所認為的更加普遍,而金融管理者并不能很好地應對它們。
從19世紀開始,無論富裕國家還是貧窮國家的經濟生活中,“龐氏騙局”(Ponzi scheme)這一現象就開始反復出現。它創造了一些百萬富翁,同時也有數百萬的受害者。但是,對于龐氏騙局的本質,大多數人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繼地“傾倒”在其神秘的誘惑力之下。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機和伯納德·馬多夫丑聞(Bernard Madoff scandal,有史以來最大的龐氏騙局)的背景下,討論這個話題有著更加迫切的意義。
關注過馬多夫丑聞的人可能認為,龐氏騙局就是一種故意編造的騙局,騙子不會把投資者的資金投給某個生產企業,而是作為利息,支付給較早進入的投資者。但是,經濟學家已經意識到,這種行為可以自發地發生,甚至是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進行。簡單來說,一個人獲得的高回報,會激起另一個人對高回報的期望,從而加入騙局。這將會引發狂熱的投機行為,導致不斷膨脹并且最終注定要崩潰的經濟泡沫。
研究金融市場的學者以及行為經濟學家們已經意識到,龐氏騙局這類行為有可能是全球金融市場的一種周期性興衰特征,類似于海洋的潮起潮落或月缺月圓等自然現象,而且這種周期性現象并不以馬多夫這類惡棍的存在為前提。
實際上,龐氏騙局可以偽裝成多種不同的形式,這使得騙局很難被察覺,也很難與正常的商業行為區分開,因此也就難以實施明確的監管和法律措施。我在研究中,已經開始關注一種很難被辨識的騙局,這種騙局至少可以在一段時間內開展真正的商業行為,一直保持一種“偽裝的龐氏騙局”的姿態,并且不會觸犯任何法律,但可以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人們對龐氏騙局的興趣不斷增加,不僅僅是因為它們占據著小報的頭條位置,還因為新的研究結果發現,人們能夠通過科學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解釋龐氏騙局,揭示其內在的數學結構;還可以通過研究那些騙子心理狀態,弄清楚為什么他們能夠欺騙和吸引那些單純正直的人。這些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有無數投資者因好奇而身陷龐氏騙局,我們的研究有希望以在他們遭受財產損失和精神打擊之前,幫助他們及早發現惡性金融產品。
龐氏騙局的基本形態
龐氏騙局的出現實際上比卡洛·龐齊(Carlo Ponzi,大眾熟知的是他的另一個名字:查爾斯·龐齊,Charles Ponzi,1882-1949)本人的出生更早。1920年,龐齊在美國的新英格蘭地區開始了他的騙局,但這種騙局很可能在這之前就已經很普遍了,正如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所描寫的,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寡廉鮮恥的虛構人物就從事著投資欺詐行為。事實上,自人類誕生以來,“拆東墻補西墻”這樣的行為早就存在了。
正如馬多夫事件所揭示的,龐氏騙局的基本形態就是一個快速發財的策略,運行過程中會利用一點營銷魔法從而得到快速發展,直至詭計被揭穿。在典型的龐氏騙局中,始作俑者可能會允諾,只要投入100美元,每個月就會有10美元的高額回報。下個月又有兩個人各自投入了100美元,其中10美元作為第一個投資者的回報,剩下的190美元就進了始作俑者的腰包。以這種方式,投資的金字塔將不斷堆砌,從第一個月的100美元開始,之后每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