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好故事首先是好的“選擇題” 專訪《一次別離》主演佩曼·莫阿迪

第17屆上海電影節“金爵獎”評委佩曼·莫阿迪是誰,很少有中國人能脫口而出,但他主演的電影——《一次別離》,在中國很有名。電影拿下了包括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等多項國際大獎。是為數不多的在中國公映的伊朗電影。

責任編輯:朱曉佳 袁蕾 李曉婷 實習生 孫玉彤

“北京人也會有老去生病的父親,他們(和伊朗中產階級)有著一樣的煩心事。”電影《一次別離》中,男主演莫阿迪身處老人、孩子、移民、宗教沖突等一系列矛盾中。作為一個資深編劇、新晉導演,他相信“好故事不管到哪都是好故事”。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假如你看到你好朋友的丈夫和另外一個女人走在一起,你會告訴你的朋友嗎?

如果一個國家有問題,是留下來解決問題,還是應該離開它?——佩曼·莫阿迪

莫阿迪也因《一次別離》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但莫阿迪首先是個編劇,這個伊朗人出生于紐約,5歲隨家人返回伊朗定居。他被伊朗媒體認為是“伊朗最成功的電影編劇之一”,由他編劇的《咖啡吧》等影片,在伊朗本土擁有不錯的票房收入。

2009年,莫阿迪編劇了一部短片,他在短片中客串了一個為生活所困的中年男人,法哈蒂從那部短片中發現了莫阿迪身上“潛藏的戲劇張力”,邀請他出演自己導演的電影《關于伊麗》。這部電影讓法哈蒂獲得了第59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11年底,莫阿迪準備嘗試做導演,他正在為自己的導演處女作《松上雪》寫劇本,法哈蒂又找上門來,激動地告訴他,希望他停下手中的活,在自己的新劇中演一個正為生活焦頭爛額的丈夫??赐陝”竞?,莫阿迪立刻推遲《松上雪》的創作,加入法哈蒂的新戲,這部電影就是《一次別離》。

兩人花了兩三個月時間討論、排練《一次別離》,《松上雪》由此推遲了一年半拍攝完成,這部處女作成為第17屆上海電影節的“特別展映”影片。

在《一次別離》里,莫阿迪演丈夫納德,伊朗女演員蕾拉·哈塔米演妻子西敏,這個生活化的故事觸及了伊朗中產階級夫婦面臨的一系列敏感的社會和道德問題:移民、離婚、撫育子女、照顧老人、雇請懷孕女護工,在一系列沖突里,伊朗的宗教、司法矛盾也被擺上了臺面。

在外界看來,伊朗是一個處處敏感的國家,在莫阿迪看來,沒有想象中那么嚴重。

《一次別離》女主演哈塔米在戛納電影節上與電影節主席雅各布的“親吻”事件,莫阿迪就認為是一次對伊朗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