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當適時從治標轉向治本
誰還說反腐不是動真格的呢?據統計,截至2014年6月24日,十八大以來落馬的超三十名副省部級及以上高官中,至少已有11人進入司法程序。反腐颶風震懾整個官場。
責任編輯:史哲 蔡軍劍
誰還說反腐不是動真格的呢?據統計,截至2014年6月24日,十八大以來落馬的超三十名副省部級及以上高官中,至少已有11人進入司法程序。反腐颶風震懾整個官場。
早在2013年1月23日,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即明言,反腐應“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
反腐治標轉向治本,是國家治理的大道:“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權力嚴格地在合乎天理的憲法和法律的軌道上運行,才能長治久安。但真正考驗執政者和整個社會的是:究竟如何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治標到什么程度,就到了從根上基本消除腐敗的時機?
大幅減少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審批權是正確方向。對中央集權的單一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