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交通見聞:令人緊張的出行
印度每1分半鐘就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每6分鐘就有一人喪生車輪之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約為8.6萬,另有40多萬人因車禍受傷或致殘。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高達500億盧比
德里火車站,動作慢的乘客,有可能乘不上啟動的火車
拖拉機穿行在國道上。這里沒有快慢車道之分,很容易塞車
沒有空調的臥鋪是平民車廂的特征之一,大多數印度人乘火車,都選擇這種檔次。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購買火車票使用實名制,一個人最多只能買6張
在德里好不容易才能看到維持交通秩序的警察
大凡到過印度的游客,可能都乘坐過一種交通工具,當地人叫“嘟嘟車”。它其實是一種帶篷的電動三輪車,最常見的城市交通工具。游客只要一踏出火車站或汽車站的出口,就會被“嘟嘟車”司機包圍。一旦你上了他的車,他就會用蹩腳的英文向你推薦住處。如果你說你已預定好了旅館,他立刻就把車價提高好幾倍,要不就騙你說,那間旅店被火燒了或是倒閉了??傊?,不把你帶去他能收傭金的旅館,絕不罷休。對他來說,只要成功地把客人拉到有協議的旅店或者紀念品商店,客人付的錢有一半會落入他的口袋。和這些“嘟嘟車”司機打交道,你絕不能說出是第一次到印度。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記者在阿格拉市碰到一個人力三輪車夫阿杰。今年45歲的他,每天守候在一家游客爆滿的旅店門口。相比很多“狡猾”的司機,他很誠實,對游客和當地人一視同仁,不多收車費??伤脖г拐f,一個月賺的錢不如“狡猾”的司機多。據他講,在這個小城市,“嘟嘟車”加上人力三輪車的數目竟達到2萬輛,很多司機只有靠賺傭金才能維持生活。
要跑遠路,就要乘坐長途車。目前,印度還沒有完全封閉式的高速公路,比較好的公路就是國道。記者乘車沿國道從阿格拉到齋普爾,短短三百公里路程,足足走了8個小時。原因是國道的路面差,車速快不起來。此外,重型貨車、小型轎車、牛車、馬車、驢車、駱駝拉的車、自行車、人力三輪車、行人都擠在同一條路上走,甚至還有許多閑逛的牛。在印度,牛被尊為神牛,不得隨意驅趕。它們慢慢悠悠地穿過公路時,車輛只好等著。
在這樣的路面行駛,難得一見的是交通警察。記者在路途中惟一見到過的警察,不是在指揮交通,而是坐在陰涼的地方喝茶。據說印度每1分半鐘就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每6分鐘就有一人喪生車輪之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約為8.6萬,另有40多萬人因車禍受傷或致殘。印度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高達500億盧比(1美元約合45盧比)。
在印度旅行,最安全方便的交通工具是火車。印度的鐵路里程在發展中國家名列前茅,火車的售票系統也非常先進。乘客買火車票,必須填寫售票表格,而且還是實名制的,這就杜絕了“黃牛黨”的存在。印度的火車座位等級分明,劃分為沒空調的座位、臥鋪和有空調的臥鋪幾種。最貴的是1AC,和中國的軟臥差不多。其次是2AC、3AC,和中國的硬臥一樣。坐得起1AC的,都是有錢人。更多平民選擇SL(沒空調的臥鋪)和second(沒空調的硬座)。在這類車廂的乘客,很多人要用鎖鏈把行李鎖好,因為這兩個等級的座位有許多小偷。從瓦拉納西到阿格拉的火車上,一個乘坐在SL鋪位的法國女孩就被人偷了包,護照和錢都沒了。所以有錢人只選擇坐AC或乘飛機。
飛機是印度富有階層的出行工具。在印度,有能力乘飛機的,大都是公司高層、高級官員或貴族。在德里到瓦納納西的飛機上,與記者相鄰的是一個IT公司總裁,當他得知中國的普通民眾都能乘得起飛機時,覺得很驚訝。因為在他眼里,中國和印度一樣,大部分人都很貧窮。
■新聞圖片鏈接
駱駝是祖德普爾很普遍的運輸工具
“神?!闭加型\囄?nbsp; (資料圖)
印度東部城市巴特那,眾多的乘客“掛”在列車外面 新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