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憤青”有什么問題
我們曾經是憤怒青年,我們立志要做很嚴肅的事。憤怒使我們嚴肅,嚴肅又反過來讓我們憤怒。這些對現實不滿、帶有改革想法的青年,大可活得更復雜、更豐沛些。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胡欣穎
憤怒永遠都不是改革最好的手段,由憤怒在后面推動的事務總是走不遠
我們曾經是憤怒青年,我們立志要做很嚴肅的事。憤怒使我們嚴肅,嚴肅又反過來讓我們憤怒。
可是我們那一代臺灣的憤怒青年們最喜歡看的電影,畢竟還是成龍的《警察故事》,小說則是金庸的《鹿鼎記》。不是什么正經的革命物語。這里有一個我們自己不了解的決裂。我們想當正正經經的英雄,可是心底真正喜歡的畢竟還是那些滑稽突梯,帶有幽默感的“反英雄”。
成龍的電影主角和韋小寶是“反英雄”而不是“非英雄”。他們最終做到的都是英雄事業,不過他們本身一點都不像英雄。不像傳統印象里的崇高、雄偉英雄。但他們又不是小人物。
我們不太去認真計較這份價值上的決裂。我們簡單地把英雄看作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