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訣別巴頓《集結號》拯救大兵——“每一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的”

馮小剛認為,巴頓將軍這樣的大人物是瘋子,是戰爭狂人,但“真正玩命的是無法做出決定的人,這些人更值得同情也更值得尊敬”

 

圖片由華誼兄弟提供

 

    《集結號》的海報上有句話:“每一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的”,這也是馮小剛本人目前的戰爭觀。
    馮小剛小時候家住市委黨校大院,同伴們一起玩,一起吃食堂,一起為《地道戰》、《英雄兒女》、《南征北戰》、《紅日》等國產戰爭片中的英雄激動不已。
    大院里的孩子們模仿電影,分成兩撥,有人戴著空軍的大蓋帽,把家里的窗簾桿都卸下來當槍使,那邊一舉槍這邊還得配合躺下。
    青年馮小剛在北京郊區南口當坦克兵,每周能看兩次電影。剛粉碎“四人幫”那會兒,《解放》、《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攻克柏林》、《啊,海軍》、《虎虎虎》、《巴頓將軍》等戰爭電影重新激發了馮小剛的戰爭夢。那時候他想,能拍一部《巴頓將軍》就牛了。
    因為“巴頓情結”,后來《甲方乙方》中才有了戲擬的片段。但現在,馮小剛認為像巴頓這樣的大人物是瘋子,是戰爭狂人,他不打仗就難受。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在美國紐約試映時馮小剛就看了:“看完電影,我開始對戰爭特別厭惡,因為那部片子拍出了人在戰爭面前的脆弱和恐懼?!?BR>    拍《集結號》,馮小剛首先想到的是國外戰爭片帶來的真實感受,他坦誠:“我希望我能夠把逼真感模仿過來。在戰爭面前,恐懼和懦弱才是人的常態;對戰爭有恐懼的人能為別人做出犧牲,這才是真正的英雄?!?BR>    自己的戰爭觀變了,馮小剛評價戰爭片的角度也變了:“中國的戰爭片劇本多少年沒有變化,就連《激情燃燒的歲月》、《亮劍》、《士兵突擊》也是強調英雄、集體主義的,石光榮、李云龍和巴頓一樣,其實都是戰爭狂人,他們喜歡戰場,喜歡戰爭,他們都是好戰分子,可以說,他們是用他人的生命成就自己。無非是它的人物生動化了,不像以前那樣高大全臉譜化,但人物的塑造方式還是老式的,英雄總是打不死的,英雄總是能完成任務,英雄總是超人?!?BR>    正因如此,《集結號》表現的是常人,是名將身后的“萬骨”們。
    也許是想重現韓國釜山電影節六千人雨中觀影的場面,12月18日,馮小剛新作《集結號》的國內首映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萬名觀眾面對的幕布4倍于普通幕布——長22米,寬12米,用過之后將由中國電影博物館收藏?!吧弦徊俊兑寡纭氛f我‘媚外’,這次我‘媚內’,豁出去賭一把,看看《集結號》靠國內市場能不能收回成本?!苯邮苣戏街苣┯浾邔TL時,馮小剛很激動——

 

英雄委屈大家也委屈
    《集結號》最早是張國立推薦給我的。他在《小說月報》上看到這篇小說,一直想留著自己拍,后來推薦給我。他把名字記成了《報告團長》,我到圖書館翻遍雜志也沒有找著,后來打電話到《小說月報》,講了故事內容,才知道小說原名叫《官司》。
    我很想拍一個與眾不同的戰爭片……過去我們看到的戰爭片多是表現運籌帷幄的將軍。我更愿意拍的是戰爭洪流中最底層的士兵或最低級的指揮員——像谷子地這樣一個連長。因為在所有的戰爭中,決定戰爭勝敗的實際上還是他們。
    飲水思源還得說《官司》的作者楊金遠,用《集結號》編劇劉恒的話說,這篇小說的文字能力一般,但選取的角度非常好,楊金遠在小說里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個點子,這是最重要的。
    中篇小說改電影最合適,短篇小說改成電影需要填充大量細節和內容。在找到劉恒前,我找了好幾個編劇,有些人寫出來可能會比較主旋律,不是我要的;有的人不知道細節該怎么補情節該怎么放。
    劉恒看了小說,當時就表示,這個小說有意思,雖然改編存在一定難度,但他愿意寫劇本,并希望能夠把這個電影做得干凈點。我說我不想趟雷,劉恒說他也不想。
    怎么才能“干凈點”呢?劉恒說,“第一,我們不討論戰爭有沒有意義;第二,我們不討論犧牲有沒有價值。我就寫一個故事:英雄受了委屈。惟有這條路才能讓電影和觀眾見面?!?BR>    我很同意劉恒的角度。我們原先打算這個電影的結構,戰爭一個小時,和平一小時,但如何能讓觀眾在沒有視聽沖擊力、沒有愛情、沒有美女的情況下跟著劇情走,這是電影最難,也是劉恒最頭疼的地方。從目前電影放映的效果來看,觀眾最入戲的恰好是后半部分。
    在拍電影的時候,我準備了3個不同的結尾。拍攝時我一直在琢磨,結尾能不能不那么光明?比如谷子地最后沒有走到兄弟們的墳前,手里拿著半個干饅頭,凍死在路上;或者他沒有幫兄弟們討回公道,瘋了。這樣的結尾可能更好,但可能通不過。后來為改結局這事我給劉恒打電話,劉恒急了,他說絕對不行!小剛你要知道,觀眾是相信神話的。神話是什么呀?就是英雄最后會站在山頂上!谷子地不能死!
    最后《集結號》還是用劉恒的劇本結尾,谷子地找到了一個證人,證明戰友們是烈士,而不是失蹤人員。
    很多人對我把《集結號》放在“賀歲片”里有異議。其實我覺得,生活中我們一家人除夕吃年夜飯時,酒過三巡,一家人除了聚在一起說些高興的事,還會傾訴一些委屈,以期親人的安慰和同情,這個年夜飯吃得歡快,還很溫暖?!都Y號》這樣的電影,會讓觀眾看到谷子地的委屈,跟著谷子地把這一年的委屈宣泄出來,這也是非常有快感的。

至少哭了三次
    劉恒找了一些軍事研究員聊天,聊完收獲特別小。在一些研究者眼里,一場戰役的指揮家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前線作戰的士兵,可我們更想知道戰爭期間士兵的心理狀態。后來他找了些老兵日記、書信、回憶錄,這些對他幫助特別大。
    一本資料記載,1948年初,某連隊是120人,年底110人,看起來好像一年只犧牲了10個人。再了解下去,我發現這個連隊一年中補員600人。這個對我刺激特別大,我想把這些普通士兵拍成很感動人的電影。
    第一次看劇本時,我非常激動,至少有三處讓我在夜里哭得淚眼模糊,最后只能放下劇本平靜一會兒,再接著看。舉個例子,電影里最后谷子地到了墓地,其他人勸他說:“別找了,大哥,這全是無名烈士,一個人名沒有?!惫茸拥匮劬Σ缓?,貼著碑看,看后直起腰來,很平靜地說:“爹媽都給起了名兒了,怎么都成了沒名兒的孩子……”
    谷子地這個人性格很開朗,他打了那么多仗,不會單單因為戰爭這件事而感到傷感,只是全連的人都陣亡了而他討不到一個說法,這件事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在生活中,他很樂觀,愛開玩笑,但一到夜晚,那道傷口他總過不去……
    寫完劇本以后,劉恒給我發了條短信,說他很激動。能讓那么冷靜的一個老作家激動的事情不多。劉恒寫出了谷子地這個人的堅持。谷子地堅持認為對他的審查不公平,這種不公看似只針對他個人,實際上是針對他的全部陣亡戰友。
    谷子地的主演張涵予看劇本時,蹲在我工作室的墻角哭。我知道看這個劇本會很難受,所以盡量不進那個屋子。后來我進去時,他趕緊把身體扭過去了,我就趕緊把門關上。我發現電影里常常拍人哭,其實現實中人哭是最不希望別人看到的,很多人哭時不能說話、扎著腦袋,或者轉身或者逃跑,而電影往往要迎著鏡頭拍上去。
    我覺得一個劇本能做到這樣,電影拍出來一定能得到觀眾支持。

保證拿出的是誠意
    拍《集結號》之前我有兩個顧忌。第一,我們在國內拍軍事片,很大問題就是借不到合適的武器,而且解放軍小米加步槍,那身軍服窩窩囊囊有點像民兵,不像美國有鋼鐵,機器,軍艦,坦克……武裝到牙齒,我們很難把戰爭的視覺震撼力做出來;第二,怎么找到一個好的角度和故事,戰爭打得再逼真再猛烈,假如觀眾從頭看到尾不動心不動情,這就該挨罵了。
    幸好,劉恒的劇本解決了動心的問題,戰爭制作也因為韓國團隊的加入得到了解決。
    《集結號》作為釜山電影節的開幕電影放映后,韓國媒體寫過一個評論,題目是《你看到的不是一場戰爭,是一個人》,這剛好是我對這部電影的預期。
    作為《夜宴》導演,我本身沒有立場,都是劇中人的立場;而作為《集結號》導演,我的立場很鮮明。電影里的人不是自愿成為烈士,在被動情況下,他們把命都搭進去了。
    我敢說,《集結號》是一部有誠意的電影。拍電影時,我和劇組強調的就是“誠意”。
    起初張涵予想演谷子地,我讓他別想這事兒了,制片人肯定會要求我找明星,你就演男二號吧。他很無奈,陪著男主角試戲,試了十幾個。后來監制陳國富跟我聊,別看現在明星多,但能讓人買票去電影院的明星,男女加起來不超過十個。男的就周星馳、劉德華、李連杰、梁朝偉、葛優這幾個人。
    周星馳、劉德華、李連杰、梁朝偉和谷子地形象不對,葛優年齡大了不合適,我跟葛優談,他也認為我說得對。找香港明星來演?監制陳國富對我說,這個電影能夠贏得票房的不是商業元素,而是“誠意”,選香港明星就讓人感覺這片子商業,沒誠意。
    最后王中軍和我說,張涵予合適。我當時特激動,但裝作很平靜。我說,你們真要冒這個險?他說我們簽了張涵予,他要是從這個戲出來了,我們算總賬也合適。這事就定了。
    我跟張涵予一說,他高興得都懵了。他確實沒有辜負大家,演得出神入化。
    拍一個戰爭電影,對體力要求太大了,我的團隊一直拽著我往前走。我們整個團隊都是被這個故事催眠了,演員非常相信他們演的人物都是真實的存在,進而相信自己就是這個人,張涵予都出不來了,他吃飯時還召集“九連”士兵,好像“九連”還在,他還是連長。他老婆跟我說,你們快點上映吧,張涵予半夜哭醒了老在那兒喊……
    在電影的后期制作上,我希望有突破,向真實靠近,因此從韓國請來了特技團隊。我們的戰爭電影越來越不真實,而人家越來越真實。
    有人說《集結號》這東西有點模仿《拯救大兵瑞恩》,我覺得這不是不好的,我在盡可能模仿出來一種真實的效果。何況這個電影的故事完全是谷子地自己的故事。我們全部演員加起來片酬不到100萬元,還不如攝影師呂樂一個人。其他的錢都用在制作上了。
    我欣慰的是十幾場的試映。原來我擔心女性觀眾不買賬,但恰恰是女性觀眾看后都能被谷子地這個人感動,而不是被戰爭場面震撼,我這才放了點心。從試映的情況看,后半部撐得住,我也感到非常幸運,找到了張涵予。


《集結號》
    當張涵予飾演的連長谷子地帶領的47名戰士傷亡慘重時,由廖凡飾演的排長焦大鵬在犧牲前告訴谷子地:我聽到集結號了。
    焦大鵬是全連最勇敢的戰士,聽到集結號意味著部隊可以撤退了,但谷子地本人沒有聽到號聲,于是他決定繼續堅守陣地,結果47名戰士全部陣亡。
    從此谷子地開始尋找真相,當他找到號手時終于得知:集結號的確沒有吹響,由胡軍飾演的團長明知這個連的戰士必然戰死,最終他還是把任務交給了和自己交情最好的谷子地。谷子地這才明白,焦大鵬臨死前的這句話其實是存有私心,想給整個連隊留下幾個“活種”。
    進入和平年代后,這47名戰士被定為“失蹤人員”,谷子地的后半生就一直尋找47具遺骸,為追認他們的烈士身份而奔走……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