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濟坐標(3)

內蒙古盤踞中國長達八年的經濟增速冠軍寶座終于被天津替代,是否資源性省區優勢不再?是否東部實現成功轉型?在中國長達近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列車中,誰會在不經意間被甩下?

省富省窮的秘密

內蒙古盤踞中國長達八年的經濟增速冠軍寶座終于被天津替代,是否資源性省區優勢不再?是否東部實現成功轉型?在中國長達近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列車中,誰會在不經意間被甩下?

“猛張飛”天津

2010年,中國區域增長的一匹黑馬橫空出世,連續盤踞中國各省市經濟增速冠軍八年的內蒙古,終于讓出“寶座”。

這個斜刺里沖上來的“猛張飛”,就是此前已失落了幾十年的天津,它以2010年前三季度17.9%的GDP增速,拔得全國頭籌。

這并未引起驚呼。很多人眼里,天津依靠濱海新區的增長,不過在重復中國長期以來的增長模式: 經過政治動員和政策傾斜,資源、項目和投資迅速向政治明星區域集中,從而堆砌出新的GDP高地。

事實也是如此。2009年下半年天津濱海新區打響“十大戰役”,項目遍及其2270平方公里土地,總投資1.5萬億元,2010年年初,濱海新區計劃共安排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455項,總投資近萬億,其中的大產業項目,多是中石油煉化等“政治”項目。

但這種方式卻是創造GDP的不二法門。2010年上半年開始,濱海新區GDP就開始超越浦東新區,到第三季度,雙方差距拉大到了200億。

但天津的出現,并無法改變2002年本輪經濟增長開始以來,中國增長重心逐漸向內地轉移的趨勢。但整體上看,東部沿海依然在艱難的轉型中掙扎。

北京墊底,東部掙扎

2003年之后,陸續出現的“民工荒”、“人民幣升值”、“土地調控”,讓依靠低工資、高資源消耗形成低價格競爭力的東部沿海地區勞動密集型,甚至資本密集型產業,不斷內遷。自此,“孔雀東南飛”的現狀,逐漸開始逆轉。

2010年,富士康內遷、珠三角長三角多家企業工人罷工等事件,皆為這個過程的縮影。

于是,沿海對內地的經濟增速優勢也逐漸失去,直到基本喪失。

2010年前三季度GDP增速排行榜上,江蘇、山東、浙江和廣東四個東部經濟強省全都被甩到了20名開外,兩個直轄市上海和北京更是分別位列全國倒數第四和倒數第一。但與此同時,產業結構的升級并沒有快速到來。以上海為例,這個一直以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發展現代服務業為己任的城市,前三季度即便有“世博會”對旅游業的刺激,第三產業增速也只有5.7%,單項排名全國墊底。

與此同時,上海曾抱以熱望的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卻遲遲未能對經濟增長形成有效支撐。而俞正聲主政后特別新納入的新能源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撐更是未來的遠景?,F在,隨著傳統的制造產業向周邊省份轉移,房地產和基礎建設成為支撐上海增長的最大動力。

這讓上海開始放棄GDP增速的攀比。“上海的發展到了不應該再片面追求GDP的階段。”市長韓正公開說。

增速倒數第一的北京比上海還艱難。這不僅僅是速度。除了靠政治資源聚集的總部經濟,北京至今未能在全國形成絕對優勢的大產業,產業“空心化”嚴重。

中西部放歌

放眼中西部,2010年繼續2002年后的高速增長慣性: 一方面依靠資源優勢,激活原本重工業基礎,另一方面承接產業轉移,風景這邊獨好。

2010年前三季度,重慶、四川、湖北、湖南、寧夏和陜西等地區,都位列經濟增速榜前列?;厥走^去十年,中國各省市中經濟總量排名中,躥升最快的兩匹黑馬,都出在資源豐腴的西北地區——內蒙古和陜西,前者GDP排名從2000年的第23位一路上升到今年前三季度的第15位,后者也從第27位上到了第16位。

當然,眾所周知,依靠煤炭、石油等資源的增長,除了造就了大量的煤老板和財政收入,當地老百姓所獲甚少,并不是靠譜的增長方式。

以最大黑馬內蒙古為例,它雖在2009年取代山西成為中國最大產煤區,但連當地官方也承認,八連冠建立在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GDP高增長不協調、經濟增長資源環境代價過高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滯后等問題上。

相形之下,原本在三線建設中有強大重工業基礎的陜西關中、四川成都、湖北武漢、湖南長株潭和重慶等地,均有大型重工制造業基礎,在本輪經濟增長中被激活后煥發青春,同時與內遷產業匯集,雖增速沒內蒙古那么驚悚,但增長方式更健康。

中西部的高速增長,也為“業績”突出省份官員帶來政治上的收獲。陜西省省長袁純清升任山西省委書記,就成了2010年獎勵績優的最佳注解。

誰被落下?

與內蒙古和陜北對應,山西成了遭受資源詛咒的典型省份。

2005年之后,隨著煤炭資源枯竭和管理收緊,山西GPD排名一路下滑。盡管煤老板們如何一擲千金的傳說仍在江湖流傳,但真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大多數仍過著貧寒的生活。從2010年前三季度山西城鎮和農村的居民收入指標來看,山西的排名,比五至十年前已有大幅下降,僅高于幾個西部貧困省份。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內蒙古,官方亦在強調轉型和富民,前三季度內蒙古GDP增速排名也是“嘩”地降到了第10名,但這個目標仍需時日的檢驗。

更早挖空了資源、整垮了國企的東北,現在仍是一片慘淡。

黑龍江成了最大的挫敗案例。黑龍江的GDP排名,已經從2000年第13名降到現在的第18名。2010年上半年,黑龍江這個曾經的中國重工業基地和能源大省,城鎮居民收入指標只高于甘肅、青海和新疆三省,全國倒數第四。對黑龍江而言,唯一值得一說的是,“北大倉”現在變成了全國最大的糧倉、糧食輸出基地——這僅具有政治意義,已不能為當地帶來多少光榮和財富。

中國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專家徐逢賢覺得,雖國家層面給予振興政策支持,但這個區域經濟發展速度短期內仍難有起色。“接下來的‘十二五’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秀山說,東部能否在產業升級的陣痛和GDP增長數字的追逐中理智抉擇,西部能否在經濟快速增長時,避免重蹈東部以資源犧牲為代價的覆轍,都將在這個時期直面現實的拷問。

(原載于《南方周末》2011年1月6日)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