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濟坐標(11)

一場轟轟烈烈的掘金游戲在河南鄭州上演并迅速被叫停。民營控股的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試圖以模仿A股交易、全民投資的方式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掀起了一幕投資狂潮,也因此僅狂歡六日便戛然而止。

在民間資本缺乏投資渠道,而大量中小企業卻苦于融資之難的中國,交易所的探索別有意義,但此間的財富亂象與利益博弈卻發人深思。

“中國納斯達克”六日之夭

一場轟轟烈烈的掘金游戲在河南鄭州上演并迅速被叫停。民營控股的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試圖以模仿A股交易、全民投資的方式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掀起了一幕投資狂潮,也因此僅狂歡六日便戛然而止。

在民間資本缺乏投資渠道,而大量中小企業卻苦于融資之難的中國,交易所的探索別有意義,但此間的財富亂象與利益博弈卻發人深思。

“我開戶后還沒進行任何操作,交易所怎么就暫停營業一個月呢?”

2010年12月1日下午,鄭州商務內環路1號,中信銀行大廈16樓,在一間掛有“中天產權”牌子的狹小的辦公室內,一位前來咨詢的大媽火急火燎。

她說的交易所,是指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去年10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選擇的五家企業產權交易試點機構之一,其他四家試點分別在北京、上海、重慶和廣東。

今年11月12日,“國家區域性(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下稱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正式開張,工信部部長李毅中和河南省省長郭庚茂揭牌。

這是一個中國史無前例的全民均可參與投資、100股即可開戶的非上市公司股權交易市場,與新三板上每筆交易委托股份數量最低為3萬股的門檻形成了鮮明對比。

正因為此,這個市場一開張就無比火爆。首個交易日,全天成交金額近1.5億元人民幣,第一批掛牌的41家企業中的大多數,股權價格漲幅都在300%左右。

然而,這一被稱為“中國納斯達克”的企業產權交易市場,狂奔了6個交易日后的11月22日即戛然而止,對外宣布“暫時關閉一個月”;截至關閉前,開戶人數達到2.2萬。

這一深受工信部青睞的新類型的資本市場試點,是如何誕生和運作的?關停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一個月后,交易所可能發生的變化是什么?《南方周末》記者趕赴鄭州,逐一揭開謎底。

就像買彩票中了特等獎

當發現自己的公司名列工信部公布的五個中小企業產權交易試點機構時,陳有亭就像買彩票中了特等獎般激動不已。

這一產權交易中心的前身,是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

2009年10月,陳有亭做夢也沒有想到,工信部為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而最終選定的五家產權交易試點機構中,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名列其中。其他四家分別為北京產權交易所、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廣東省南方聯合產權交易中心。

陳是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董事長,祖籍河南長葛,個子不高、身材肥碩,酒量非凡,操一口地道的長葛口音。

他旗下的鄭州利隆物貿公司是占股40%的第一大股東,陳是這個技術交易所的實際控制人——副董事長朱獻?;旧虾苌偕孀憔唧w事務,他告訴記者:“開盤當天是我第一次來交易所。”

自從2002年成立以來,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曾在發展區域性資本市場上多次努力,但均未成功。

2008年,“大部制”改革中,原發改委產業司、中小企業司、工業司等劃入工信部,而中小企業司正是區域性產權市場改革試點單位的主要推動者。

第二年的5月27日,曙光乍現,工信部發布《關于開展區域性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試點工作的通知》,這一文件后來被河南金融界稱之為“5·27文件”,預示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即將熱風撲面。2009年10月,當發現自己的公司名列工信部公布的五個中小企業產權交易試點機構時,陳有亭就像買彩票中了特等獎般激動不已。

河南省政府同樣感到振奮,隨即成立由省發改委、國資委、財政廳、工信廳、科技廳等22個部門組成的“河南省產權交易市場指導委員會(簡稱“指委會”,功能類似于中國證監會發審委)”,馬上起草試點實施方案并呈報工信部。

值得關注的是,“超級委員會”當中,林業廳甚至名列其中,卻惟獨不見河南省證監局的身影,指委會顯然已有所覺察——這一試點未來的運轉將可能引起中國證監會的不滿,換句話說,若將證監局拉進“委員會”,等于一開始從省級層面上,就要面臨關于產權交易試點是否有證券交易屬性的尷尬,于是干脆將證監部門排除在外。

“遍地黃金”的時刻

最早一批參與A股投資的一位股民對本報記者稱,其情形頗有20年前上海證交所成立時的精氣神,每個人都因深信“遍地黃金”而不愿錯失良機。

工信部于今年7月份發回關于河南產權交易試點實施方案的復函。上述指委會成員單位之一的一位人士稱,中信部對五個試點的布局,河南試點側重產權交易,其他四個試點則側重股權、債權和知識產權交易。

這意味著河南至此正式拿到了準生證,對陳有亭來說,則意味著他的公司,掛上了“國字頭”的金字招牌。

河南試點的方案,顛覆了之前所有地市企業產權市場的游戲規則,它模仿了證券市場A股交易的一整套模式,無論是交易時間還是交易形式,以及漲跌幅規定都和A股驚人相似:

交易時間為工作日的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同樣是盤前集合競價、盤中連續交易,交易單位為每100股一手,除掛牌當日,每天的漲跌幅上限為10%,隔日交割(T+1)……

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全民均可開戶,自然人拿身份證即可免費開戶,直接入市,100股開買;機構投資者開戶費為200元。

舞臺搭好了,戲班子卻還需要組建。陳有亭開始加大力度招兵買馬,他現在對外號稱有一批復合型人才,博士、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占到九成以上,但有人說多數均為“松散型”的合作關系;他同時開始找人做網站,如今的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的官方網站,最早的一條消息是今年5月23日一個與產權交易試點有關的工作會議。

其實,早在今年上半年,河南省政府及陳有亭方面預計工信部的復函將至,便開始通過當地媒體預熱,3月份,有媒體報道稱4月份這一國家級試點有望掛牌,5月份的時候則報道6月份將掛牌。

一直到7月份“錘子”落定,河南省政府才向全省各地市發出正式動員,同時向全國發布“英雄集結號”,只要“公司有形凈資產不低于800萬元,主營業務收入占總收入比例超過6成,最近兩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凈資產利潤率不低于6%;資產負債率不超過60%”的企業,均可到鄭州來掛牌。

與4年前的試水相比,河南這一次因為有工信部的“保駕護航”,加上史無前例的交易模式,即使不加吆喝,趨之若鶩者亦不計其數。同樣,河南省各地市政府及中小企業之外,眾銀行展開第三方存管業務之爭,眾機構開始爭奪保薦機構資格。

整個中原地區的金融市場,此時呈現出一種亢奮的情緒,最早一批參與A股投資的一位股民對本報記者稱,其情形頗有二十年前上海證交所成立時的精氣神,每個人都因深信“遍地黃金”而不愿錯失良機。

從7月份開始遴選種子公司,到11月12日第一批企業正式掛牌,4個月的時間完成這項系統工程,可謂創下了另一項資本市場之最——有的企業甚至是七八月份或更晚,才匆忙完成股份制改造,譬如“靈寶金業”股份公司整體變更時間甚至是2010年9月17日。

位于河南鶴壁市??h的環燕輪胎是掛牌企業之一,其董秘張領軍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稱,與創業板上市的高門檻相比,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的門檻要低得多,加上行政推動,可以“多快好省”地實現融資目的。

據張領軍透露,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曾就掛牌企業所需費用出過一份指導意見,即以企業總資產為參照來計算掛牌的總費用,“總資產在1億元以內的企業”,他說,“到這一市場掛牌所需費用在300萬到600萬元之間”。

有趣的是,環燕輪胎的保薦人,是河南新大地化工有限公司,這是位于河南南陽市的一家化工企業?;て髽I怎么可以做保薦人呢?

原來,這家化工公司的負責人王平曾浸淫金融行業多年,不久前看到河南獲得國家級產權交易試點資格后,意識到良機到來,遂與陳有亭溝通,爭取到了保薦資格,“但是保薦機構的名稱——河南中天中小企業產權交易有限公司(即文初提及的‘中天產權’),要經過河南省政府及工商部門的特別報批。”王平的搭檔、中天產權副總裁呂永建于12月3日對《南方周末》記者稱:“所以在我們保薦企業的掛牌公告書中,沿用了新大地化工公司的名稱。”“那中天產權現在拿到營業執照了嗎?”“前兩天剛拿到。”呂的一位助手搶過話頭。

一場短暫的狂歡

陳有亭曾對當地一家媒體的經營人員稱:“我們每年光信息披露一項業務,就足以養活你們全報社。”

11月12日像是陳有亭的另一個生日——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終于掛牌。

開盤當天,交易所門口掛了一條橫幅——“中國的納斯達克在中原誕生”,應邀參加開盤儀式的納斯達克資深副總裁兼國際部主管羅伯特·麥柯奕(RobertMcCooey)看到后直豎大拇指,稱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是納斯達克的“中國兄弟”。

在居民缺乏投資渠道,而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中國,這一交易所的誕生被賦予了特別的探索意義。

按照規劃,第一批掛牌企業有60多家,但最終掛牌的有41家,因為其余20多家企業“沒來得及走完流程”。

為什么河南省將掛牌日的“最后期限”定在這一天?

河南省政府一位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稱,11月12日是“中國鄭州2010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的開幕日,這一活動由工信部與河南省政府主辦,工信部部長李毅中確定會出席開幕式,“如果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也在此時開幕,李部長前來親自揭牌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河南省政府的愿望實現了。這一天的9點30分,李毅中和河南省省長郭庚茂一起啟動了電子交易系統按鈕,陳有亭聲稱的“中國納斯達克”正式起航。

郭庚茂其實在一個小時前,就在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連維良和省工信廳廳長楊盛道等人的陪同下提前對交易所進行了視察,根據當地媒體報道,當郭庚茂看到“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的招牌時,便對陳有亭說:“怎么叫這么個帶有局限性的名字?最好叫‘中國鄭州股權交易所’,現在要趕緊研究這個問題,不然名字固化后就不好辦了。”“這是多年前企業的老名字。”陳有亭回答稱。“不妨叫鄭州產權交易所,打造另一個鄭交所,將來和上交所、深交所一樣。”郭庚茂稱。

郭所謂的“鄭交所”,是指全國四家期貨交易所之一的鄭州商品交易所(一般簡稱為鄭商所)。“打造另一個鄭交所”,足見河南省政府野心之大,然而,這一交易所顯然不可能也不方便與上交所、深交所一樣。

不過,陳有亭在開盤儀式的發言中,稱這一交易市場是“對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市場的重要補充和完善”。

資本盛宴開局,爭食者摩肩接踵。中國銀行河南分行一位職員對《南方周末》記者稱,他們被要求開立股權交易賬戶,以求中國銀行在第三方存管開戶數能排在前列。

與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對接、開展第三方存管業務的銀行有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和中信銀行五家。這五家銀行之前曾簽訂過一份金融服務合作備忘錄,聲稱將向在交易市場掛牌的企業提供2400億元的股權質押貸款,其中中國銀行的額度為500億元。

最為亢奮的是廣大投資者。此前傳媒的幾輪引爆,已經將“中國納斯達克”的標簽貼得無處不在。開盤當天,已經開戶并完成銀行轉賬者蓄勢待發,而聞訊前來咨詢和開戶者,則在如中天產權等“權商”營業部排起了長龍。

開盤首日,眾掛牌企業股權價格果然呈瘋狂上漲之勢。漲幅最高的是靈寶金業——一家位于河南靈寶市的國有礦業企業,漲幅為1149%,漲幅最小的是潢繡股份——一家位于河南潢川縣的建筑防水材料公司,漲幅為124%。

不過,能順暢地體驗一把財富暴增者并不多。一位在中天產權開戶的投資者對本報記者稱,其客戶端交易軟件“倚天2008.99”,非常笨拙,他在開盤首日想追買靈寶金業,但對另一掛牌企業下的單很難撤銷,“至少花了半個小時”,他說,“反復操作才撤單成功,結果讓我錯過了一只‘大牛’”。

呂永建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坦承交易軟件的粗糙,“這軟件是鄭州大學開發的,他們的經驗不足”,呂說,“據我所知,中國證監會給所有受托A股證券軟件的開發機構打過招呼,一律不得接與河南中小企業股權交易市場配套的軟件業務”。

陳有亭和他的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自然是最大贏家。前來拜訪者絡繹不絕,其中不少是河南省之外的投資(中介)機構,以求成為他們所在省市的保薦機構;陳更是河南當地媒體爭搶的香餑餑,因為股權交易信息披露需要載體,而陳有亭曾對當地一家媒體的經營人員稱,“我們每年光信息披露一項業務,就足以養活你們全報社。”

博弈未了局

“產權交易是改革的產物,該事件可能是中國產權交易和證券交易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無論結果將是如何,我們都希望企業和投資人的利益不至于受到太大的損害。”

然而,這場盛宴剛剛進行6個交易日就戛然而止了。11月21日,河南省工信廳發布了《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暫停交易公告》,宣布從22日起,暫停市場交易及相關活動。

在這則200余字的簡短公告中,河南省工信廳又一次強調了這一交易市場對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意義,并稱此前中小企業的申報踴躍和投資者及公眾的高度關注,體現了這一試點的“必要性”,但是由于存在“政策界限不夠明晰,運行規則不夠完善等一些具體問題”,責成市場暫停交易,“期限暫定為一個月,暫時交易期間及重新開盤,要切實維護好各方合法權益”。

這一紙公告猶如平地驚雷,讓整個市場備感震驚。11月22日,周一,整個交易所和一些會員公司(河南方面稱之為“綜合會員”)營業部的電話幾乎被打爆,現場也被圍得水泄不通。直到12月1日,本報記者還在一間營業部看到一位投資者怒氣沖沖問詢這是不是一場“圈錢游戲”,以及交易市場就此夭折的可能性有多大。

這些投資者顯然難以得到滿意的答復。因為就連這四十多家綜合會員也不知道答案,甚至說不到最后時刻,沒有人知道答案。

因為,“政策界限不明確”的另一種表達是:博弈正在進行。

河南省工信廳中小企業局局長王永連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稱,國務院派出的聯合調查組正在鄭州展開調查;他拒絕就調查組的情況做進一步的說明。

河南省政府一位人士則透露,調查組主要由中國證監會牽頭。證監會直指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試點“以產權交易之名,行證券交易之實”;陳有亭于11月26日與河南工信廳有關領導赴北京與工信部溝通后,隨即返回鄭州,繼續探討下一步的對策。

氛圍由此緊張起來。此前圍繞產權交易市場四處宣揚的陳有亭不見了,取而代之的,要么是不斷開會的陳有亭,要么是不方便接電話的陳有亭。

一位河南券商人士稱,河南證監局此時專門再一次向眾證券公司打了招呼,不對產權交易市場暫停交易一事發表任何看法。

據《證券時報》報道,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暫停,源于被指違反了證券法、公司法、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操作規則、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等多項法律法規。

譬如,4年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一紙《關于嚴厲打擊非法發行股票和非法經營證券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稱股份公司股東發起人數在2人以上、200人以下,如果向非特定或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后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為公開發行,應報經證監會批準,同時嚴禁任何公司股東自行或委托他人以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轉讓股票?,F在,由于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沒有對公眾投資者作出任務限制,所以容易踩及這一“紅線”。

然而,在一位市場人士看來,證監會顯然是通過此舉向工信部示威,以達到爭奪非上市公眾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但未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運行標準制訂和監管權的目的。

“證監會在‘新三板’擴容(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辦股份報價轉讓系統的試點園區范圍之擴大和代辦系統主辦券商數量的增加)事宜上雷聲大、雨點小,”他說,“不料被工信部的中小企業產權交易試點搶了彩頭,于是對峙情形出現,結果便是現在的‘槍打出頭鳥’。”

《南方周末》記者電話采訪中國證監會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部副主任魏學春,他對此不予置評。

12月5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一場論壇中稱,證監會將盡快出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上市的辦法》,并抓緊研究制定《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確立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法律制度。

營業執照還差幾天才拿到,中天產權等綜合會員們,卻因為交易市場停業一月而被晾在了一邊,這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中天產權位于陳有亭公司樓上、中信銀行大廈16樓,與中信萬通證券隔壁。原本辦公地點就比較狹小?,F在,據中天產權副總裁呂永建稱,寫有“中天產權”四個字的進門小招牌,也被證監會調查組給揭掉了,調查組懷疑中天產權涉嫌非法證券交易。

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呂永建接到他的一位熟悉納斯達克市場的朋友的電話,問其現在所服務的企業當中有無達到赴美上市資格者,在所謂“中國納達斯克”遭遇尷尬的時候,可以先考慮到真正的納斯達克上市融資。

而就在《南方周末》記者離開鄭州的時候,收到環燕輪胎董秘張領軍的一條手機短信,他用一種嚴肅的口吻寫道:“產權交易是改革的產物,該事件可能是中國產權交易和證券交易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無論結果將是如何,我們都希望企業和投資人的利益不至于受到太大的損害。”

“中國納斯達克”前傳

張華

一位業務經理,兩年間搖身變成最大的股東;數年之間,河南不斷在區域性資本市場上進行操練。

陳有亭神秘入主

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2004年變身為一家以民營資本為主的股份制公司,并一直延續至今,主要操盤手為陳有亭。

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前身是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

這一如今號稱“中部六省最大的企業投融資平臺”的交易所,成立于2002年10月,是經河南省科技廳和財政廳聯合批準,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產權交易機構,三大股東分別為河南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河南省產權交易中心和河南省科技投資總公司,注冊資本為300萬元。

此時,繼1998年國務院一紙禁令取締除上海以外的所有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已整整4年,各省市的產權交易市場開始慢慢蘇醒、重新抬頭。

交易所成立時,陳有亭是河南產權交易中心的一位業務經理,或者說是一名“準公務員”。第二年,陳悄然注冊成立了一家名為鄭州利隆物貿的公司,分身做起了建材批發。

事后看來,他成立這家公司,主要是為入主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做準備。2004年,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引入民營股東,陳有亭脫離河南產權交易中心,以鄭州利隆物貿公司的名義出資700萬元,占股70%,成為大股東。

后來,陳有亭轉讓了30%股份給河南眾品食業股份有限公司,眾品食業于2006年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董事長為朱獻福。該公司是中國最早在美上市融資的食品加工企業之一。

朱獻福任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的副董事長,但基本上很少涉足具體事務。

也就是說,這一號稱“中國納斯達克”的“國家區域性(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的主體機構——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2004年變身為一家以民營資本為主的股份制公司,并一直延續至今,主要操盤手為陳有亭。

曾任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第一任執行總裁的王越英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稱,當時交易所遭遇困境,民間資本進入使得局面有所改觀。

但為什么偏偏是陳有亭,他不置可否,而陳有亭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亦對這一問題持回避態度。

王越英現在是河南省科技廳一家下屬公司的董事長,是陳有亭運作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的一位重要幕后人物,不過他對外自稱是陳的助理,“那你就得當我的終身助理”。陳有亭笑稱。

交易所曲折開張

2006年11月,“河南股權交易市場”開張,成為彼時全國唯一一個省級地方政府批準的企業股權轉讓試點,但開張一個多月后就因市場冷清等原因關門大吉了。

在中國,數量龐大的苦于融資之難的中小企業與同樣龐大的苦于無處投資的民間資本,就像兩條難以相交的平行線,只能眼睜睜地互相渴慕。

撮合兩者的交易所,因此有了巨大的生存空間。但早年發展的不規范,讓監管層始終對此心存擔憂因而一直小心翼翼,不敢打開政策的門。

2003年年中時,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還曾與陜西、云南、山東等地的產權交易機構聯合簽署《非上市科技型企業產(股)權聯合交易協議》,為企業產權交易的“陽光化”正名。

然而,次年,全國產權交易市場展開了兼并熱潮,如上海產權交易所和上海技術產權交易所合并為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原北京產權交易中心、中關村技術產權交易所合并為北京產權交易所。

值得關注的是陜西省,陜西技術產權交易所為西部產權交易所合并,而后者的另一個名字是“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陜西分所”,也就是說,上海、北京等重量級的產權交易機構,此時開始圖謀在全國范圍內布陣。

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并沒有遭遇這種“厄運”。2006年11月,由河南省發改委批準設立,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承建的“河南股權交易市場”開張,這是彼時全國唯一一個省級地方政府批準開展企業規范股權轉讓試點,時任河南省副省長的徐濟超敲鑼,國家發改委體改司一位副司長前來捧場。首批掛牌企業5家。

這個時候的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正向國家發改委提交“國家區域性產權市場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單位”的申請材料。

陳有亭的目標是:“河南股權交易市場”一個月內掛牌企業可達到10家,一年后達到60家。如果上述國家級的試點能申報成功,來河南掛牌的企業或將以百為單位計。

然而,這一交易市場開張一個多月后就因市場冷清等原因關門大吉了。畢竟,它仍是企業股權托管的形式,而非如四年后的今天一樣,變身成一個公眾投資平臺。不過,這僅僅是河南省在發展區域性資本市場的第一次操練。

此后,河南技術產權交易所沒有過大的動作。2008年國務院主導“大部制”改革,原發改委產業司、中小企業司、工業司等劃入工信部。而中小企業司是上述區域性產權市場改革試點單位的主要推動者,已經等待了兩年的陳有亭不知道自己的“試點夢”還有無實現的希望,如果有,又將是什么時候。

他沒有想到,兩年后就能圓夢。

(原載于《南方周末》2010年12月9日)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