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濟坐標(19)
捧人、毀人、“代表”民意,活躍在互聯網世界的地下水軍,如同一臺臺聽命于主人的強大機器,只要你付費,他們可以隨時為你發動。
當互聯網為每個人的自由表達準備好了技術工具,網絡時代的人們卻更難知道真相的樣子。
3Q大戰
——水淹互聯網
捧人、毀人、“代表”民意,活躍在互聯網世界的地下水軍,如同一臺臺聽命于主人的強大機器,只要你付費,他們可以隨時為你發動。
當互聯網為每個人的自由表達準備好了技術工具,網絡時代的人們卻更難知道真相的樣子。
持續兩個多月的3Q大戰終于宣告終結。11月20日,工信部責令騰訊和360向用戶公開道歉,并立刻停止相互攻擊。當晚,騰訊門戶和360安全衛士首頁掛出了“道歉信”。
但互聯網暗戰仍不知終點。
一位網名為王海的資深水軍(指被雇用專在網絡上潛水發帖的人——編者注)對《南方周末》記者承認,他深度參與了這起大戰。自9月初開始,這個專職于接單再轉包的水軍中間商,幾乎每天都能接到來自360的委托。
而另一位受雇于騰訊的網絡公關公司總經理也坦率承認了水軍的存在,“這一次用得不多,效果也不好”。
雖然馬化騰和周鴻祎沒有公開承認自己在這次事件中動用了水軍,不過網民們還是饒有興致地開展了“找水軍”游戲,并總結出了規律,如微博的末尾跟著莫名其妙毫無關聯的數字或生僻字,就極有可能是水軍。“原來水軍都是這么計件的啊。”最早發現的網友感慨道。
生存在網絡時代的人們對這樣的事件是無從辨別真假的,唯一無可置疑的是網絡水軍的存在。這是一支龐大的雇傭軍隊伍,他們受雇于企業、組織或個人,通過發帖回帖等方式,在互聯網上發布有利于雇主的言論。
從兩個多月前的蒙牛黑公關事件到剛剛結束的3Q大戰,水軍的“軍備”和“戰術”徹底浮出水面。王海甚至給3Q大戰打上了“水軍行業里程碑”的標簽,因為人多了,“一下子暴漲了兩三倍”;也因為名氣大了,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都報道了,“只不過把我們叫成了網絡流氓”,其實,“我們就是網絡公關業的農民工”。
據《南方周末》記者調查,水軍群體萌芽于5年前,3年前開始規?;?。到如今,水軍已經滲透到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從論壇、博客到QQ群、郵件組,再到新興的微博;也幾乎活躍于每一起熱門事件、每一個網絡紅人、每一件消費性產品的推廣,甚至個人利益的表達之中,只不過圍觀的人常常渾然不覺。
如螻蟻般生存的水軍之上,是策劃這一幕幕戲劇的網絡推手或網絡打手;而他們,又是在貫徹著“制片人”雇主形形色色的意志。
“水軍已經成為常態,不用反而奇怪了”
小月月起于天涯;賈君鵬的主陣地是百度貼吧;“人肉搜索”虐貓女全程都在貓撲上進行。
“今天開車走到公園附近,突然感慨起來,周鴻祎還是挺牛的,想想,在他公司干的人,跟著他的人,現在出來打江山的,千萬富翁不少。”
如此個人化的表述,卻重復出現在幾十個不同賬號的微博中。這被有心人發現,視為360雇用水軍的最直接的證據,“開車走到公園附近”迅速在網絡上成為流行語,并變換出各種不同的版本。
360公司迅速針對這起“公園門”事件回應稱,這是新編的“傳說”,并建議“編造者”今后要用更專業的人員、更創新的手法,以增加可信度。
像王海這樣的老水軍是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的。他給下線派任務時,有一套放之四海的規則: 發帖時,同一內容的一個論壇最多發一篇;回帖時,同一ID至少隔50個回復才能再次出現。無論發帖還是回帖,IP地址都要不停地換。
這是征戰多年的經驗教訓。2007年時,曾有公關公司受雇在各大數碼論壇里發廣告帖刷屏,個個論壇都連發上百帖。刪帖刪到手疼的版主們,憤怒之下,組成了抵制該品牌的聯盟。
“現在不僅僅是刷屏了,還能做到有針對有選擇地發。”知名論壇凱迪社區副主編李婉莉很感慨如今水軍的專業化。
小月月起于天涯;賈君鵬的主陣地是百度貼吧;“人肉搜索”虐貓女全程都在貓撲上進行;而在凱迪社區,國美股權之爭、達能娃哈哈之戰背后聚集著大批水軍。
身在美國的著名網絡推手“浪兄”認為,判斷水軍是否存在的依據是背后有無利益。“和商業無關的熱帖,都是沒有水軍的。民工沒有工資拿誰會去干。”
“犀利哥會拿一分錢給你嗎?一個10萬的量,4到5毛一個帖子,就意味著要花四五萬。賺不到錢,誰會做!”他說。
但是,和商業有沒有關系,有怎樣的關系,卻是五花八門。如果不是事后曝光,誰也想不到賈君鵬是為魔獸世界量身打造;虐貓女是為貓撲造人氣;國美股權、達能娃哈哈、3Q大戰,水軍們奉命要拿下的,則是一個個輿論制高點。
甚至弱勢群體們也會雇水軍干活?!赌戏街苣酚浾邼撊胍粋€水軍群后,接到的第一個任務,竟然是將天涯上一條“福彩中心員工集體控訴被失業后沒有得到妥善安置”的帖子頂到1000樓。業內人士高勝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提到其通過幫一群廣東的拆遷戶在天涯上策劃發帖,掙到人生第一桶金。
當然,刪除赤裸裸的小廣告帖仍是李婉莉和同事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每天至少1000帖,有增無減。”同現實社會一樣,在這個水軍泛濫的網絡世界里,有在媒體上造星的,也有造勢的;有街邊散發的傳單,也有精心策劃的事件營銷。
根據中國公共關系網(17PR.com)總經理銀小冬的了解,一家公司只要有公關業務的需求,十之八九都會用到網絡公關。傳統公關公司五年前就開始順勢而變,如今幾乎都已配備網絡部或網絡公關人才。“水軍已經成為常態,不用反而奇怪了。”一家門戶網站的品牌總監說。
捧人的時代
一個個網絡名人炒作接踵而來。前有“浪兄”挖掘出的“天仙MM”,后有“別針換別墅”。
曾經開過五年公關公司的覃鵬(化名)是在2005年接到的第一單網絡公關業務,當時公司開業兩年,主營業務是幫助客戶在傳統媒體上發稿。
這一年,中國網民數量突破1億,各大門戶網站和論壇風生水起。覃鵬在見老客戶時聊起這些,雙方一拍即合。
這個第一單也完全跟水軍無關,仍然是發稿,只不過傳播介質從傳統媒體延伸到了網絡。“當時一些IT、汽車、消費品公司注意到了網絡傳播的重要性,開始要求本土PR公司在這方面有所投入。”
不過,覃鵬也注意到在公關業之外,有人開始發掘網絡灌水的商業價值。“一些沒有網絡媒體資源的小公司,通過在論壇灌水,用數量來彌補質量。”
陳墨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自稱是最早使用水軍的人。
2005年,當時還是天涯真我風采版版主的陳墨,給芙蓉姐姐拍照然后置頂,助推了這一標志性網絡紅人的誕生;轉年,他又借助新浪真我版版主身份,一舉捧紅了“二月丫頭”,隨后走上網絡推手的職業道路。
一個個網絡名人炒作接踵而來。前有“浪兄”挖掘出的“天仙MM”,后有“別針換別墅”。這些知名推手往往是紅極一時的網絡寫手或版主,他們在臺前策劃,無名水軍在幕后灌水力捧。
跟陳墨在同一時期當過新浪真我版版主的資深網絡營銷人、草根時代互動營銷公司總經理李海剛選擇了不同于覃鵬和陳墨的商業路徑——做網絡推手,但推的是產品;做網絡公關,但靠的是事件策劃。
李海剛至今都為之得意的策劃是2006年創造的“奔奔族”這一網絡新詞——生于1975—1985年、社會壓力最大、最熱愛玩樂卻最玩命工作的族群。這個為長安奔奔牌汽車量身打造的策劃,讓隨后上市的長安奔奔出現排隊加價的現象,營收足足4億元。
原名楊軍的“浪兄”,現為爾瑪(美國)互動營銷CEO。他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2008年他策劃的“封殺王老吉”事件應該被視為水軍形成規模的標志性事件。
“當時王老吉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一億元,我們接受王老吉的廣告代理公司委托,作為促銷手段之一,想出了這個方案。我們號召網友,把王老吉買光,來‘封殺’它。‘封殺王老吉’為企業意外帶來了2.6億元的收入。”
“網絡打手”登場
從瑞星PK金山,到康師傅優質水源門、新東方教師性騷擾事件等等,事后都或明或暗地被證實為競爭對手所為。
從2007年開始,除了雨后春筍般冒出的網絡公關公司,傳統公關公司也開始前仆后繼進入更廣義的網絡公關或網絡營銷業,并成立網絡部。
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CIPRA)的數據顯示,2008年網絡公關業的收益增長趨勢穩居整個公關業的冠軍寶座,年服務毛收入達到了10億元人民幣。
2005年,覃鵬公司的傳統媒體公關業務和依托網絡的業務,比例是八二開。三年之后,這個比例正好掉了個個。
但在2008年,覃鵬卻選擇了關閉公司轉行。因為他感覺自己變成了一臺毫無智慧含量的發稿機器,也因為競爭激烈,成本在不斷上升。“從2005年到2008年,幾乎翻了一倍,發稿的費用提高了,刪帖的比率也在直線上升。”
但令他想不到的是,水軍陣營仍在不斷壯大,其鏈條也逐漸清晰。據“浪兄”介紹,通??蛻艋蜃约夯蛭芯W絡營銷公司發任務,“水手長”在接受任務后,就用MSN或QQ將任務批量派發給下游水軍。“水軍”一般都沒有公司,就用私人賬號,領到手上的錢,一個帖子就是三毛或四毛。
為了顯得逼真,“水手長”會將任務分為正向意見、反向意見、中立意見,常常讓不同的團隊去操作,有時可能是十幾家,目的是讓事情熱鬧起來。
當蓬勃發展起來的網絡公關公司掌握了怎么捧人推產品、灌水刪帖后,其中一些公司和他們的雇主們很快發現,惡意詆毀、攻擊對手往往比正面宣傳自己更有效,這種手法在非網絡時代就已經為一些企業所熟知。
從早至2006年的瑞星PK金山,到2008年康師傅優質水源門、2009年的新東方教師性騷擾事件等等,事后都或明或暗地被證實為競爭對手所為。原始帖往往都是天涯等論壇上一個許久不用的ID發出,卻在幾個小時內出現在各大論壇上。他們被冠以“網絡打手”的稱呼。
網絡打手登場之后,一些公司不得不思量應對之策。一家高科技制造公司的公關總監最頭疼的是百度貼吧。因為企業吧出于公平原則,往往不設吧主,幾乎無處協調,但百度貼吧里的信息又總是出現在百度搜索的第一頁內。“負面信息刪不了,那就讓無效信息去淹沒它。”經業內人士指點,這位公關總監知道了水軍可以做“爆吧”的業務,“一個無效的企業吧總好過一個負面的企業吧。”
直到兩個月前的蒙牛事件,“網絡打手”式的操作登峰造極,終于惹來司法介入和公眾側目。
板子究竟應該打在誰身上?
水軍不可能硬生生地制造話題,而是巧妙地利用或迎合公眾的趣味。在一個常識匱乏的社會,水軍的成功并非偶然。
11月7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報道了水軍這個群體,將其定義為“網絡流氓、網絡黑社會”。
央視的報道,讓建群不到一個月的東洋艦隊“司令”頓時萌生退意,本職為網站建設的“司令”以前沒做過水軍,碰巧同學王海有資源,這個兼職工作又聽起來零成本低難度,于是合作建了個群。“司令”擔心,將來有一天他的這份兼職工作讓他變成違法者。
“水軍的本質是網絡民工。”包括“浪兄”在內的所有受訪業內人士都在為水軍叫冤,“他們是網絡營銷中食物鏈最低級的一環,是技術含量最低、掙錢最少、人數最龐大的隊伍。”
網絡推手陳墨則認為,水軍成就不了任何一個網絡熱點事件,他們從來都只是個工具。其實從某種角度看來,這話沒錯,水軍不可能硬生生地制造話題,而是巧妙地利用或迎合公眾的趣味,如道德裁判、民族主義、普遍的不信任心理、娛樂化傾向等,在一個常識匱乏的社會,水軍的成功并非偶然。“如果說水軍是演員,那么網絡公關就是導演,但真正能左右一出戲的大原則,還是出錢的制片人——公司。”草根時代互動營銷公司總經理李海剛更愿意這樣來解釋“板子究竟應該打在誰身上”這個問題。
兩個月前的蒙牛事件中,伊利舉報蒙牛雇用網絡打手惡意詆毀競爭對手,蒙牛同樣也翻出了七年前的舊賬——那一次雇用公關公司惡意詆毀蒙牛的是伊利,只不過當時的戰場是傳統媒體,事情也并未鬧大。尋網絡打手的根子,只能去追究長久以來缺乏規則的惡性競爭環境。
其實,即便不如中國網絡水軍的手段那么登峰造極,類似的萌芽也出現在擁有成熟商業規則的美國。只不過,從去年開始,美國的監管部門和行業組織就已經開始為此建規立制。
據《紐約時報》2009年8月10日一篇報道稱,美國全國廣告審查委員會已經建議,企業贊助某家網站或為產品評測付費時,應該對消費者進行明確的披露。發布虛假正面評論的一家整容公司Lifestyle Lift被曝光并檢控后,停止了這種行為,并繳納了30萬美元罰款。
接受采訪的網絡公關業內人士愿意將蒙牛事件的司法介入視為一個加強監管的有益信號。為了行業的長遠發展,他們希望行業不再是可以任意詆毀不用負責的法律空白地帶。
(原載于《南方周末》2010年11月25日)
“殺人的網絡,互聯網的大是大非問題”
——專訪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
肖華 謝鵬
11月9日下午,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在深圳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專訪。
警察可不可以干別的?
南方周末: 騰訊和360的事情最新進展是什么?
馬化騰: QQ現在暫時安全,但危險沒完全擺脫,超級惡性外掛可能卷土重來。360不承認扣扣保鏢是超級病毒,所以我們現在還在等政府部門的鑒定結果。
南方周末: 對于為何要逼用戶二選一,您曾解釋為迫不得已的自救,說QQ只有三天時間,不然就完了。為什么QQ會如此脆弱?
馬化騰: 這跟云查殺有關。這是一個全球互聯網迄今罕見的大規??蛻舳说慕俪?。
過去病毒查殺都是以單機為主,這個電腦不上網都可以查很多病毒。但中國的病毒種類特別多,幾年前就有人專做木馬病毒,有師傅專門培訓很多人制作各種木馬,然后到處放,讓你一訪問網站,就中了木馬,你就成為“肉雞”。這跟國外不同,國外并沒有中國這樣一個大量制造不同種類木馬的市場。
為了對付這些特別多的病毒,云查殺出現在中國。國外是沒有這種殺毒方式的。這種殺毒,相當于每當發現一種病毒,你就可以傳到云里去,在云端來查殺。也就是說客戶端只是一個機器,它聽從服務端的指令。
在打擊木馬方面,360這種模式是對的,這是技術的很大進步,周鴻祎是個很好的做產品的。但如果這個技術工具用來干安全以外的事,就很可怕了。如果把每臺PC上的安全軟件比作一個帶槍的警察,360后臺就像一個實時指揮3億軍隊的司令部,沒有任何監管。
這種超大規模的,擁有生殺予奪的殺傷力的云查殺網絡,國內沒有任何一個應用軟件可以抗衡,任何正常的應用軟件的應用層技術均無法抵擋這樣的殺人網絡。
南方周末: 國外為什么沒有出現過這種狀況?金山等其他廠商的云查殺技術跟360又有什么不一樣?
馬化騰: 云查殺主要在中國。而且,國際性安全廠商都是老老實實做安全,不做互聯網業務。金山做的云查殺也是一樣的,就看自律。360是一個特例,我覺得360這是一個畸形的商業模式,但他們自己認為是創新。
南方周末: 騰訊是從即時通信切入別的業務,百度和阿里巴巴也都是分別從不同的領域起家,再一步步擴張到其他的互聯網業務領域,為什么不能允許360從安全往其他業務走?
馬化騰: 無論即時通信、電子商務還是搜索,都只是互聯網的應用層面。而安全,則是最底層。打個比喻,如果把安全軟件比作商場的保安,電腦里的一個個應用軟件,就像一家家商場里的店鋪。
現在的情況是,一個底層安全軟件商,用外掛的技術,開發肢解和劫持應用軟件的外掛。就像保安闖入店鋪,撤換擺設,劫持店鋪的專柜。
你說警察是不是可以做別的?安全這個行業本身有特殊性。
每個合法應用軟件,就像是一家合法商店,縱使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也該擁有自己的獨立自主的自我運營和自我發展權,不應被保安打著安全的名義去劫持和竄改,這是一個軟件業最基本的規則。這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
南方周末: 如果按照這樣的描述,在技術上,云查殺都具有一樣的威脅?那誰來約束擁有這些技術的企業?有什么規則可以約束這個技術工具?
馬化騰: 政府應該高度重視云查殺這個問題,要定期做報告。殺木馬是對的,但是殺競爭對手、殺正規公司的就有問題。如果遇到正規公司也作惡,殺還是不殺,就應該提交給多個機構,或者是一個委員會來裁決,而不是由某一家公司來決定。
在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幾個大的互聯網廠商開始聯合起來。
這幾個大廠商都被周鴻祎打過,以前我們沒有經歷過,也很難理解,就是旁觀者。打金山時,我們還讓周鴻祎在我們微博直播,大家看得津津有味,以為是猛料。其實被打的人很慘,有苦說不出來。
這一次大家開始團結起來了。
我們希望鼓勵幾個大的互聯網廠商一起支持,資金、技術、各自有的渠道,比如未來百度搜索結果里顯示的殺毒,就應該支持正規廠商,就別賣關鍵詞了,就應該公益。
南方周末: 這個聯合被評價為巨頭攜手。
馬化騰: 我們和百度、阿里巴巴,大家覺得這三個最有可能打起來的,反而這次是空前的團結,這也是我感到比較欣慰的。從公平競爭的角度看,平時打很合理,但是真的遇到大是大非的問題,還是有原則,這是挺重要的一點。
南方周末: 你們的聯合是只針對360還是希望建立一個規則?
馬化騰: 希望建立一個真正只做裁判員的殺毒環境。否則正規的殺毒廠商都死掉了,誰來抵制360呢?
中國互聯網的規則與創新
南方周末: 都說中國互聯網是沒有規則的競爭,你怎么看?
馬化騰: 其實這個行業還是比較自律的。SP時代,很多小公司純粹就從用戶口袋里掏錢,現在已經好多了。
很多產品都是最初出現時很混亂,但過兩年競爭格局漸漸穩定下來,就漸漸走向理性和成熟了,比如視頻。
不過,360打開了繼SP之后的第二個互聯網潘多拉之盒。
南方周末: 中國和國外互聯網行業,起步其實差得不算那么遠。但中外互聯網行業的業態完全不一樣。
馬化騰: 也不是完全不一樣,很多地方也一樣。也不能怪中國不行,歐洲也一樣,全球就一個美國創新最快,他的先發優勢很強。中國幾百家、幾千家做,必然攤薄這個市場,就會形成很多同質化。
中國還算創新比較多,而且市場又大,像虛擬產品,中國領先的,美國現在也做了。
南方周末: 有人說,中國互聯網進入了寡頭壟斷時代。周鴻祎說這種時代會壓制互聯網中小企業創新,因為很容易遇到你們的競爭,被動賣給你們,或者被你們打垮。你覺得會不會?
馬化騰: 不算寡,十來家了。張朝陽說是戰國七雄。其實還有很多游戲廠商,很多垂直的B2C,像京東商城這些,很多做專一點的企業,他就可以做很大。往往是那些老想簡單重復,怪別人不給他飯吃的,這種假創新死了活該?,F在這個格局還算比較均勻,不算很寡頭,比美國好很多了。美國寡頭更少,雅虎都被擠得要死,但還是有創新出來。像twitter很晚才出現,在facebook、亞馬遜這么多公司強大的火力掃射下,它還是做起來了。
這些創新必須是真的全球性創新,不是說抄美國那種,模仿美國是我們這波人做過的事情。
騰訊要做Facebook式的開放
南方周末: 周鴻祎有一個說法,騰訊讓人無路可走。這也是互聯網界很多人對騰訊的質疑與恐懼所在。
馬化騰: 怎么可能,那么多市場我們都是落后的,包括電子商務、搜索。你看我們做的這些東西,新浪、搜狐、網易哪個沒有做?反而他們有很多東西我們沒有做。為什么單獨指責我?
南方周末: 有沒有想過,這跟騰訊自己的成長有關系?過去你是一個跟隨者,現在已經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是一個帶領者,角色不一樣了,如果還是不停地模仿,就會遭到質疑,即使在模仿中也加入了一些微創新,比如QQ郵箱的大附件傳送功能。
馬化騰: 外界一直說騰訊沒有創新、抄襲。其實騰訊在創新上做了很多的事情,包括我們申請的專利、發明,都是第一,甚至是其他互聯網公司的總和。
我們的很多專利,其實也常常被人侵犯,被人模仿。比如QQ聊天軟件里的截圖功能,是我們獨創的專利,國外其他即時通訊軟件沒有一個抄的,但國內幾乎都抄了這個功能。
但是很多人更加會看你進入了幾個領域,他會感覺到你超越了對手肯定只是因為用戶群。實際情況并不是這么簡單。有用戶群和渠道拉動固然重要,但是最最關鍵的還是產品。
另外,最關鍵的是大家要看有沒有侵犯知識產權,這是法律上最關鍵的問題。如果有這方面的問題,騰訊早就被人告了。
南方周末: 騰訊的很多產品,看到的功能都跟前行者的差不多,說沒有侵犯知識產權,為什么?
馬化騰: 比如MSN有一個功能,聊天對象在打字時,對方會看到一個提示說你在輸入,這個功能微軟申請了專利。但我們做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筆在動。有專利,并不代表你不能做這個,而是你得用另外一種方式去實現。
南方周末: 騰訊產品線非常寬,又一直是個封閉的體系,因此被評價為“全民公敵”,這也是為什么這次事件中許多人都選擇看熱鬧的原因。這對你有沒有觸動?會不會帶來騰訊的開放戰略?
馬化騰: 的確很多業務我們是依靠騰訊內部的力量,但其實我們已經在逐步開放了,可能因為很少說,外界很少能看到變化。
這三年里,我們一直在用自己的業務部門去做BD的方式做了很多開放,騰訊很多業務都是有大量的合作伙伴,像我們的網絡游戲,超過60%的收入都是來自于合作伙伴,無線手機90%的收入都是通過合作伙伴分成的方式。
但是我們也還覺得做得不夠,比如說SNS開放API我們的動作比較慢,也正在開放,我們是希望能夠更開放,分享我們的用戶平臺,我們有這樣的決心和規劃。
南方周末: 目前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應用層面的合作,將來的打算是怎樣的?這個開放是蘋果式的開放、google式的開放,還是facebook式的開放?
馬化騰: 應該是facebook式這種。其實蘋果整個模式是封閉的,只有應用程序是開放的。但我們要做的開放可能更多。
不過,我們不會完全無序地開放。像當年移動夢網開放平臺一樣,很多亂七八糟的SP廠商都進來了。
南方周末: 也包括會和競爭對手合作?
馬化騰: 可以。包括QQ郵箱可以跟其他郵箱取信,也可以發微博到其他家的微博。但反而競爭對手很擔心我們這樣做。他會覺得他吃虧了,反而還拒絕。你不愿,他想要,你真愿意了,他還擔心。這個要磨合。
“跟騰訊斗,實在是因為躲不過去”
——專訪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
謝鵬 趙一丹
11月8日下午,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在香港連線北京8家媒體記者。2個小時的群訪結束后,帶著沙啞的聲音,周鴻祎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獨家電話專訪。
“我不抄百度,也不會抄騰訊”
南方周末: 在這次事件的整個過程中,你和馬化騰之間私下做過什么交流沒有?
周鴻祎: 沒有。中秋節,我給他發了一個短信,問他為什么做這么強勢的這種捆綁。他就輕描淡寫說“沒有這回事”。所以我就能感覺出他的決心,后來就再也沒有交流了。
南方周末: 馬化騰對媒體提到你曾說要聯合他們打百度,事實如此嗎?
周鴻祎: 事實是,馬化騰來問我搜索的事,因為我是國內公認唯一跟百度打過仗有經驗的人。我就老老實實告訴他,百度跟Google最大的差別是,它把商業廣告混在搜索結果里邊,如果要做搜索就不要學百度。你以為馬化騰不想做搜索?他和百度競爭只是時間的問題。
還有就是不斷有人挑唆,總是認為我要做搜索,就跟不斷有人說我要做聊天軟件一樣。你看我的商業軌跡,是個不喜歡抄襲別人的人。我不抄百度,也不會抄騰訊。
南方周末: 現在雙方都是隔空說話,有沒有可能坐在一起談一談?馬說他徹夜不眠,我覺得你也狀態不好。
周鴻祎: 談的基礎是大家都承認對方的存在,我們承認騰訊不可替代,但是馬化騰覺得通過模仿、捆綁和不兼容能把360干死,就是時間問題。他為什么跟我談?這次事件,表面上是商業競爭,本質上是開放創新和封閉壟斷的斗爭。
南方周末: 為什么兩家關系突然鬧僵?
周鴻祎: 這次跟騰訊斗,實在是因為躲不過去??!從今年開始,QQ電腦管家推廣不力,后來用強制捆綁和靜默安裝的辦法強勢推廣。原來360定位保護windows安全,騰訊做了一個跟360一樣的產品。這逼著我們只有一個選擇,就是給360安全找新的立足點。所以就有了扣扣保鏢產品的想法,能夠讓QQ從電腦中趕不走我。
南方周末: 但作為用戶我就是主動下載的QQ電腦管家。你說中秋節騰訊強制靜默安裝是怎么回事?
周鴻祎: 它是分區域的。QQ對用戶行為分析特別到位,知道很多用戶習慣和上網行為,能按照用戶IP、按照用戶的習慣,分時間、分區域推廣。
南方周末: 我曾經也是360的普通用戶,但我后來卸載的原因是你們瀏覽器的主頁一直不能更改。這個也有點強制安裝的味道。
周鴻祎: 不是?,F在木馬為了賺錢篡改主頁,所以360安全瀏覽器會提示用戶要不要鎖定主頁。如果用戶同意,主頁就被鎖定,讓一般程序改不了。用戶要修改鎖定主頁的話,可以通過360網盾來修改。
南方周末: 整個事件中,你狠招不斷、步步緊逼。這件事是不是謀劃很久了?
周鴻祎: 扣扣保鏢只開發了一個月,隱私保護器用了一周。對一個掌握關鍵技術的公司來講都不難。
南方周末: 扣扣保鏢還被騰訊稱為超級病毒,是木馬和外掛。是這樣嗎?
周鴻祎: 扣扣保鏢我們送去政府部門做評測了,結果出來后會對外公布。第一,病毒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能夠自我復制,扣扣保鏢根本就沒有這種能力。第二,扣扣保鏢沒有后門程序,根本就不具備木馬特征。第三,外掛有具體的法律定義,扣扣保鏢不是外掛。因此,它肯定不是馬化騰說的超級病毒。他真正擔心的是扣扣保鏢讓他的廣告利益和壟斷基礎受損。
“他們出來說話是惡心我們”
南方周末: 這時候你去香港忙什么?
周鴻祎: 就這次的事情,跟一些投資人做解釋。
南方周末: 你的投資人怎么看這個事?是不是投資人給了你上市時間上的壓力?
周鴻祎: 一般投資人都知道,對騰訊要繞著走,但是這次我根本繞不過去。所以王功權也理解。國外投資人對我們的做法也是理解的。我們目前沒有上市計劃,也談不上影響。我想讓公司上市,這需要時間。畢竟360才四年時間,需要多打基礎。
南方周末: “二選一”對360的影響有多大?
周鴻祎: 大概有15%—20%的用戶被迫卸載。
南方周末: 這事似乎讓互聯網行業分成了兩個陣營。大家自覺站隊了。你覺得這起事件會成為互聯網江湖格局變化的轉捩點嗎?
周鴻祎: 這次可能對互聯網是一個轉變,讓更多廠商看清了騰訊公司的壟斷力量,它要對付任何互聯網公司太容易了。
南方周末: 但百度、搜狗、金山、可牛、傲游等也聯合起來跟你搞不兼容。
周鴻祎: 張朝陽已經說了搜狗絕對不會參與這個事。
傲游做瀏覽器做了八年,一直做不上去。被我們遠遠超越,他肯定不甘心,他就是小公司。金山為什么安全做不好?因為他們太愛錢,抄襲瑞星,永遠打不過瑞星,層次不高。所以金山對我們的仇恨你可以理解??膳J撬麄円换锏?,是他的馬甲。
南方周末: 有沒有用戶反映上述幾家跟你們已經產生了不兼容問題?
周鴻祎: 他們出來說話是惡心我們,其實沒這膽量。用戶留他還是留我還很難說呢,哪有膽量做不兼容。這幾家公司說這個話,我覺得他們是跳梁小丑。
南方周末: 在這起事件中,雙方是否都通過網絡水軍來左右輿情?你認為,網絡水軍的存在對互聯網社會的影響是什么?
周鴻祎: 最有名的水軍公司叫1024水軍網,就是瑞星原來的副總辦的。一開始網絡水軍規模沒有那么大的時候,瑞星、金山就用水軍公司罵我。他們如果去雇用1024來罵360根本不用重寫材料。網絡水軍花費很大,360根本沒有這個實力雇。這次是網上民意,不是水軍。網絡水軍強奸民意、偽造民意,絕對是互聯網毒瘤。
“先往后退,讓互聯網恢復平靜”
南方周末: 360和騰訊發生的爭斗中,似乎大家都沒把訴諸法律當作最好的選擇,原因是什么?
周鴻祎: 你覺得能告贏嗎?騰訊有個霸王條款,他的用戶使用條款里說,不用通知用戶可以終止服務,而且用戶有不同意見只能去深圳告他,誰都知道當地法院跟他關系不一般。
中國互聯網行業,目前情況下完全靠法律維持公平競爭的商業環境不可能。
南方周末: 這種商業爭斗,你認為政府是否應該出來管?
周鴻祎: 我覺得還是應該政府部門出來管,如果大家利用軟件做攻防,最后吃虧的還是老百姓。而且,騰訊的不兼容違背了一些電信法規的規定,騰訊單方面暫停這種通信業務是違規的。
南方周末: 哪些政府部門?什么時候以何種方式介入你們和騰訊的爭斗?政府的態度是什么?
周鴻祎: 我們10月29日推出扣扣保鏢。11月4日,工信部通知我們過去,讓我把這個情況講一下。后來老齊(360總裁齊向東)去參加了工信部和公安部的會議。部委還沒有判定誰對誰錯。政府認為要挾用戶肯定是不對的,所以要求騰訊停止不兼容;但是騰訊說起因是扣扣保鏢,政府就要求我們把扣扣保鏢撤回。都先往后退,讓互聯網恢復平靜,不能讓網民使用互聯網出問題。
南方周末: 下一步你打算怎么辦?
周鴻祎: 我們在等待政府下一步說法,同時我們也在積極反映騰訊不兼容的情況。如果騰訊連部委安排都不聽,一意孤行,我們在征得網民同意的情況下,會提供一定的兼容方案。是否還會推出扣扣保鏢,檢測完再做結論。
南方周末: 現在已經有業內人士說,360大部分收入來自瀏覽器分賬,兩成來自百度,四成來自淘寶分賬,有傳言說阿里巴巴有意與騰訊聯手,屆時360怎么應對?
周鴻祎: 公司是盈利了,收入來源主要一塊是增值服務,還有我們跟很多網站和游戲公司合作。第二個我們本身有瀏覽器之后,里邊有導航站和搜索流量,基本是這兩塊。谷歌撤出中國后,百度早不跟我們分賬了。淘寶是一個純商業搜索,使用量并沒有那么高。
“很多人都有不光彩的過去”
南方周末: 你批評了騰訊的商業模式。其實你的商業模式不也與其有相似之處嗎?
周鴻祎: 我是免費獲得用戶,但是沒有獲得用戶的社會關系,安全軟件是個工具,你用我不等于你朋友要用,跟朋友沒有關系,但是你用QQ,朋友也得用QQ,所以它黏性比我們強。騰訊形成壟斷,會很容易成功,但是很難成為偉大的公司,受人尊重的公司。
南方周末: 但騰訊作為一家獨立的公司有權進入每個產品領域啊。馬化騰的全業務模式和一站式消費模式沒有錯啊。
周鴻祎: 這個話不對。這是馬化騰考慮問題的角度。如果這樣,那何必要有反壟斷法?,F在,QQ已經成為一個平臺,騰訊在QQ面板上捆綁自己的業務,跟微軟在Windows操作系統上捆綁IE沒有什么區別。微軟就希望什么都做,每次捆綁一個新的業務基本就消滅一些公司。小公司做的東西可能不完美,但只有通過創新的力量,才能推動產業發展。
南方周末: 你說自己在反思3721的經歷中成熟了。但這一次我們依然看到了當年那個好勇斗狠的周鴻祎。
周鴻祎: 3721一直是我想竭力擺脫的夢魘,包括我做360都是為了要摘掉這個強加給我的“流氓軟件之父”的大帽子。
互聯網行業里,很多人都有不光彩的過去。馬化騰干過SP業務(電信增值業務),干SP業務不比干流氓軟件光彩吧,甚至直接從老百姓口袋掏錢。他們傷害用戶利益,最后SP行業基本不存在了。李彥宏有沒有做過流氓軟件?當年3721為了跟百度競爭,把百度客戶端殺得一干二凈,但是最后百度轉作搜索,卻成功了。這是幾十億美金的教訓,所以后來我是借鑒過去很多經驗教訓。
但在我個性上,挑戰權威,或者說膽子比較大,可能這種性格本質還是沒有變。
(原載于《南方周末》2010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