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字里的“手”呼和浩特,樓市“松綁”第一城
一場錯別字風波后,為樓市限購“松綁”在呼和浩特市正式以文件的方式落地。為什么是呼和浩特?文件頒布后的幾天,呼和浩特的房市還保持著似乎什么都沒發生的狀態。各大樓盤仍舊少人問津。呼和浩特此舉至今仍未被叫停,意味著本輪樓市調控真正進入了地方“自主調控”的新階段。
責任編輯:顧策
2014年6月29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內一樓盤在建設中。據悉,呼市有9個旗縣區,總人口300萬,市區人口流動人口在200萬左右,常住人口150萬左右,是國內首個明文取消限購的城市。
一場錯別字風波后,為樓市限購“松綁”在呼和浩特市正式以文件的方式落地。雖然對當地樓市并沒有立即產生刺激作用,但給各地方政府拯救樓市提供了想象空間。
呼和浩特此舉至今仍未被叫停,意味著樓市持續下行的背景下,本輪樓市調控真正進入了地方“自主調控”的新階段。
樓市限購“松綁”的傳聞持續數月,雖然各地方政府小動作不斷,但真正走上臺面的卻是呼和浩特這個城市。
經歷了出臺、再被收回的小波折之后,呼和浩特市房地產開發監督管理處的官方網站顯示,2014年6月26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了一份名為《切實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進全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實施意見》的文件。
其內容明指,取消商品房銷售方案備案制度,居民購買商品住房時,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數查詢證明。盡管避開了“取消限購”的直接說法,用了“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數查詢證明”這樣的委婉言辭,這仍舊明確地意味著,樓市“松綁”在呼和浩特市正式以文件的方式落地。
呼和浩特市房地產開發監督管理處處長冀罕鋼接受采訪時的“順應市場需求,進行政策引導”一說,亦為各大媒體轉載引用。
事實上,從2013年下半年起,多達十數城市就陸續開始或明或暗地為樓市“松綁”。銅陵、南寧、無錫、杭州、天津等地,采用降首付、補貼契稅、拆遷戶購房補貼、擴大購買者范圍、降低購房落戶門檻等等措施力保樓市,在限購這條“紅線”的邊緣游走。但大多數地方政府仍處在政策觀望階段。畢竟,主管部門并沒有明確表態。
呼和浩特,則是所有城市中第一個明文沖破這條紅線的,并且,至今尚未被叫停。
為什么是呼和浩特
“兩百多萬城市人口,有接近310個新盤。這個量很可怕。”文件頒布后的幾天,呼和浩特的房市還保持著似乎什么都沒發生的狀態。各大樓盤仍舊少人問津,銷量數據也沒有急劇變化的趨勢。
位于內蒙古中部,擁有眾多高校,靠近首善之都,呼和浩特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其擁有的政治經濟地位和區位優勢被不少發展商看好。但限購令仍不可避免地到來。
內蒙古財經網董事總經理向錦程認為,呼和浩特落后于其他省會城市好幾年,發展節奏比較慢,“當年才剛剛起步,正是需要鼓勵支持的時候,受全國大的政策走向影響,卻限購了”。
城市的情況不同,但全國性的限購政策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