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就是選票”,股民也是股東”小股民“起義”
2014年春天以來,行情慘淡的股市卻十分熱鬧,沉默多年的小股民們開始為了自身利益而集體采取行動。最重要的戰場便是股東大會。在上訪、鬧股東大會、向媒體爆料等傳統形式之外,他們也在學習用征集投票權、提出議案等資本市場的規則來干預上市公司決策。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4年春天以來,行情慘淡的股市卻十分熱鬧,越來越多中小股東開始為了維護自己利益而采取行動。
沉默多年的小股民們開始為了自身利益而集體采取行動。在上訪、鬧股東大會、向媒體爆料等傳統形式之外,他們也在學習用征集投票權、提出議案等資本市場的規則來干預上市公司決策。一些有財力的專業投資者甚至會直接增持股份,然后讓股份來說話。
沉默多年的小股東們再次發威。
2014年6月25日,上市公司上海新梅的股東大會上,氣憤的小股東們對著公司管理層一通指責。幾家小股東聯合成為一致行動人,控制的股權超過第一大股東,并否決了3/4的議案。
這不是第一家遭遇挑戰的上市公司。2014年春天以來,行情慘淡的股市卻十分熱鬧,越來越多中小股東們開始為了維護自己利益而采取行動。
從3月至今,上市公司中小股東提案罷免董事、否決公司決策甚至大鬧股東大會的新聞不絕于耳。方大集團、中華企業、已退市的*ST長油等多只股票都被推到聚光燈前。
轉型期的資本市場,散戶們不再被動等待股價變化,開始通過上訪、征集投票權等主動出擊,干預上市公司,形成權力制衡的新勢力。
“小股東維權,實際上跟中國公民權利的爭取是一個非常同構現象。”《中國證券市場批判》的作者、獨立評論人袁劍說。
“鍋友”的“西山會議”
“我來到這的動機并不算‘高尚’/我起到的作用卻能‘興國安邦’/揣著一份夢想和九份堅強/六千萬里有我一位股民老張……”
2014年6月的杭州龍井山頂,郁郁蔥蔥。站在農家小院的門口,身穿一件畫著人類進行史圖案T恤的“大團結”,從手機里翻出了這首《股民老張》。這個小院,是一位武鍋小股東世代居住的家,也是“鍋友”們常常碰頭的地方——這些買了武漢鍋爐廠股票的小股東們,互稱“鍋友”,網名叫“大團結”的這位金姓投資者,是帶頭人。他供職于上海一家證券公司。
一般而言,散戶集合困難。每只股票成千上萬的小股東散居各地,彼此間幾無聯系。而且小股東之間各有盤算,利益難以統一。這種“散”甚至表現在股吧論壇里??梢钥吹?,即使是對于維權倡議書,小股東們也很難統一意見,甚至互相攻訐。
然而,*ST武鍋B是個例外。比如,在這支股票的股吧中,三年來的公開信,評論里幾乎是一面倒的聲援,有的長達35頁。
“我們一開始也跟普通股民一樣,不想維權。但是他們太過分,”一位女股東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敵人有多強大,我們就有多強大。這些年也是一起成長。”
武漢鍋爐廠,成立于1954年,是蘇聯援助中國的重點項目,全國四大鍋爐廠之一,1990年代末在深交所上市。
一位1965年進廠的老員工至今仍記得武鍋過去的輝煌,八九十年代就用上了進口設備。
2007年,法國企業阿爾斯通拿下51%的股份,入主武鍋。阿爾斯通是世界500強之一,在全球提供電力和能源服務。
懂行的人看得出,阿爾斯通的進入將是武鍋的強心劑。從那時起,這位老員工開始買武鍋的股票。
不少人跟他想法一樣,比如深圳的孟康德。這位時年四十多歲的電工每月收入3500元,自2007年起開始,把攢下的工資都投入武鍋,并且帶動身邊的10位親友買這支股票。他甚至給自己取了個網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