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富豪為何難成社會精英
陳光標是以“中國慈善家”的身份到美國“行善”的,但是,美國媒體報道時對他用得最多的一個詞是“古怪”(eccentric)?;诉@么多錢,做了這么多自我宣傳,到頭來在別人眼里不過是個“怪人”,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胡欣穎
他們享有特權,卻未必有來自社會的真誠敬意
2014年6月25日,“中國富豪”(Chinese tycoon)陳光標的美國慈善午餐在紐約曼哈頓中央公園舉行。一些身穿“中國軍裝”的人士到場助興,充當招待。原計劃宴請的千人被縮減為250人,被拒入場者大罵陳光標是“騙子”(liar, con man)。發給3個窮人代表的300美元,又被紐約市援助會以“不支持發現金”為由收回,因為在美國,慈善有慈善的法規,現金可以拿來買毒品,反而會害了受捐人。有的人因為沒有拿到現金而起哄,大叫“我們現在就要拿錢!”
陳光標是以“中國慈善家”的身份到美國“行善”的,但是,美國媒體報道時對他用得最多的一個詞是“古怪”(eccentric)?;诉@么多錢,做了這么多自我宣傳,到頭來在別人眼里不過是個“怪人&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