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柔相濟】王剛專欄 假如你遇到丹麥國際文學節
兒子,是你們美國好,還是他們歐洲好?當然是他們歐洲好。爸爸剛從哥本哈根回來,昨天還在吃他們的奶酪。這塊賣到七十多丹麥克朗的奶酪有臭雞蛋的味道。本身就著奶酪喝紅酒是很大的享受,可是,這塊哥本哈根的奶酪真是不敢恭維,它幾乎可以改變任何紅酒的味道。都試了,法國的,澳大利亞的,智利的。
兒子,是你們美國好,還是他們歐洲好?當然是他們歐洲好。爸爸剛從哥本哈根回來,昨天還在吃他們的奶酪。這塊賣到七十多丹麥克朗的奶酪有臭雞蛋的味道。本身就著奶酪喝紅酒是很大的享受,可是,這塊哥本哈根的奶酪真是不敢恭維,它幾乎可以改變任何紅酒的味道。都試了,法國的,澳大利亞的,智利的。
現在回憶哥本哈根是一座有些破舊的小城市。街道不寬,行走方便,兩邊小商店的櫥窗甚至有煙斗,煙絲,雪茄。還有皮鞋,西裝。這樣的街道舒適,甜美,流連其中如同匍匐在白皮膚女人的懷中,是歐洲的白皮膚女人,可不是你們美國的。買了一個80年前的舊照相機,德國產的,竟然還能拍照,現在手機已經把任何照相機都消滅了,看著這個里邊還裝著一個黑白膠卷的德國貨,有些心酸。想起來爸爸17歲那年,開始學照相,用爺爺買的上海貨,看著一本照相書,天天在烏魯木齊河邊尋找靈感。還買了一個50年前產自英國的望遠鏡,早就想買一個這樣的東西了,特別是在北京看歌劇、舞劇,甚至聽音樂會的時候,真的想仔細看看臺上那些人的臉。爸爸14歲上臺演奏長笛,有時候還必須化妝,不知道坐在下邊的人想不想看我們的臉。
你上中小學時老是被迫聽爸爸音響里那些歌劇,普契尼,比才,柴可夫斯基的,你當時可能奇怪,一個正常人怎么會喜歡這樣的人聲呢?把嗓子弄成這種狀態發出的聲音果真好聽?現在好了,8月份梅塔要帶著米蘭歌劇院到天津演出,去看時帶上這個倫敦老玩藝兒,不僅聽聲音,還要看口型。
對了,爸爸還在跳蚤市場買了一款產自丹麥本土的牛皮包,老頭說是當地校長用的,里邊裝著書,因為他要給學生上課。校長今天去哪兒了?學生今天去哪兒了?棕黃色的包跟著爸爸來中國了,歲月可能讓女人可怕卻讓這個皮包美麗,想把這個包送你,今后無論去哪兒,都帶上校長,學生,爸爸,帶上歲月,還有舊舊的丹麥哥本哈根。
酒店附近有紅酒,那是一個半地下的紅酒屋,櫥窗里很大的橡木桶很遠就看得到。說起來你都不信,一瓶波爾多列級莊的酒才200元人民幣左右,喝著口感真好。因為酒店檔次太低,文學節主席訂的酒店(那種酒店當然不會有高腳杯),賣紅酒的老板就給爸爸借了一個,說好走時還他。一共7天,每天一瓶法國酒,省下的錢(按北京的價格)可能都夠路費了。旁邊是家牛排店,比你們美國麥尼斯的要薄,端上來時是用平底的黑鐵鍋,牛排還在滋滋響著,口感不錯,汁水很足,肉質鮮嫩,一份才180多元人民幣,再配一杯可能是意大利的紅葡萄酒(因為偏酸),多花50多元人民幣,比北京便宜許多。
真是慚愧,其實爸爸是去參加丹麥國際文學節的,組委會主席伊萬看過《英格力士》的英文版,他是一個眼睛明亮的人,很漂亮的男人,才52歲就有孫子了。是他后任妻子帶來的孫子。伊萬帶著我們坐地鐵,坐公交,長途跋涉去演講。唯獨沒有車。哥本哈根的天空就這樣藍的吧?在哥本哈根大學演講,下邊坐著幾個老人,我跟他們說中國的“文革”以及爸爸的懺悔,你想想那滋味。華人商會主席,副主席先是兩人抬石頭(AA制)請我們吃了飯,然后帶我去華人協會演講。喲,一群中國大媽已經坐在那兒了。她們看著我,我看著她們。伊萬代替她們提問:在中國你與自己的讀者如何交流?我說我有兩次在書店看見讀者買我的書,一個似乎瞎了一只眼睛,一個是瘸子;還有一次與喜歡我書的讀者見了面,交談中我漸漸意識到她精神的確有些問題。
兒子,其實爸爸對于哥本哈根的文學很有感情,17歲那年在西藏阿里獅泉河買了《安徒生童話》 ,當時躺在西藏藍天下的草灘上, 被深深打動。后記說這個一生不走運的作家老了,他偶爾走進戲院,上邊正在演出他的作品,他看著看著老淚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