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是要證明,生態文明能當飯吃”——訪貴州省農委、省茶產辦常務副主任胡繼承

中國茶葉最致命的問題是缺失透明化。我覺得一些人做茶,氛圍像傳銷,你只要進入那個環境,就會覺得這個東西很玄乎。所以貴州茶可以做改變業態的推動者。

胡繼承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胡繼承越發確信貴州選擇的茶產業道路是正確的。

“我們當時高度關注研判這件事,判斷這個事件會使中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公眾和政府對質量安全的關注和監督,將會提速、加速。”

標準化、規?;?、產業化,是貴州推動茶產業的核心,貴州一路穩扎穩打,在最近短短7年的時間里,貴州茶葉的種植面積做到了全國第一。

“我省茶產業已進入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進入由茶產業大省向茶產業強省轉變的重要時期。”2012年,時任貴州省長、現省委書記趙克志在全省茶產業發展大會上提出,貴州茶產業的總體目標是,大力打造茶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競爭力,成為在規模、品質和品牌上引領全國的茶產業強省。

2014年,《貴州省茶產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出爐,八項提升舉措中,品牌首當其沖。貴州省委李軍副書記提出,我們有決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將都勻毛尖、湄潭翠芽、綠寶石、遵義紅打造成全國知名的茶葉品牌。

現在,貴州出臺的茶產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將會攪動中國茶產業的格局。

作為貴州茶產業戰略的具體執行者之一,胡繼承對此有著自己的體會。貴州作為新興的茶產區,有著輕裝上陣的優勢。“我們起點更高,卻沒有包袱。”胡繼承說。

在八年的茶葉主管工作后,胡繼承對中國茶產業的弊端頗有觀察。不透明、傳銷化……在胡繼承看來,沒有平民化品牌的中國茶產業現狀,正給了貴州茶最好的機會。

可追溯的科學數據、標準化的拼配和透明的價格體系,正是貴州業者打算推動黔茶前進的三大法寶。

更重要的是,“我們有著自己的優勢,省里的領導都非常重視支持。”胡繼承說,“我們貴州茶,就是要做中國茶產業的透明化、更健康發展的推動者。”

記者:貴州搞三年提升計劃,首先主打的是品牌。您覺得我們中國的茶葉有品牌嗎?

胡繼承:一個品牌首先要有市場份額,然后有標準。大家都認西湖龍井是品牌,我一直在想,西湖龍井算不算品牌?他是祖先留下來的,但是西湖龍井占到多少市場份額?西湖龍井是個地理標識產品,產量很有限。到處都在賣西湖龍井,西湖龍井該是什么標準?

品牌還意味著標準和服務,這些都要透明。中國茶一直沒有按照一個產業來做。我們出口商都知道好茶靠拼配,但為什么沒有在國內做成標準化?這是目前我們迫切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

嚴格意義上講,中國的茶產業其實并沒有真正的品牌。中國茶葉離品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記者:您覺得中國茶產業的問題在哪里?

胡繼承:一個產品,必須是大眾消費品才能成為大產業。茶葉是一個生活必需品,老話講“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但中國目前沒有一款茶葉是面向大眾的品牌。我們中國的茶葉為什么一般年輕人不喝?因為很多年輕人第一次喝到的茶葉基本上都比較差勁。中國好喝的茶很多,這點我們做得還很不夠。

中國茶葉最致命的問題是缺失透明化。我覺得一些人做茶,氛圍像傳銷。你只要進入那個環境,就會覺得這個東西很玄乎。貴州有句土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們起步晚,我們沒有包袱,后發是我們提倡產業透明化的優勢。所以我們認為,貴州茶可以做改變業態的推動者。

中國茶葉一定要透明。透明就是誠信。沒有誠信是不會有品牌的。這個茶葉說是哪里產的,就該是哪里產的,該賣多少就賣多少,與懂不懂、熟不熟沒有關系,老幼無欺。

透明化,正是我們打造貴州茶葉品牌的優勢之一?,F在我們致力推動的“綠寶石”綠茶,可能是中國唯一在歐洲和國內銷售實行同一個農藥殘留標準的茶。貴州茶葉未來都要做到這點。國內國外一個標準。這樣,我們做茶的人,才能對得起中國消費者。

記者:基于什么樣的背景,貴州省決定要全力發展茶產業,并將目標設定為中國第一?

胡繼承:2006年的時候我們搞了一個調研,研究一畝茶能產多少茶青,老百姓有多少收入才會有(參與)這個產業的沖動。農業產業化,如果缺失上下游中一個群體、一個環節的經濟利益,這個產業是不可能做大做強的、是不可持續的。實際上當時研究過了,第一我們是原產地,農產品凡是原產地的東西都是最好的。貴州現在到處都是古茶樹,漫山遍野。從歷史上來說,陸羽《茶經》中記載的“往往得之,其味極佳”的11個產好茶的州,貴州就占了4個,1/3多。另外,我們研究發現,從自然稟賦看,貴州是中國唯一兼具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全境適合生產綠茶的高原。我們覺得自然條件這么好,我們一定要成為第一。

記者:但品質并不一定必然等于市場,我們怎么能成為市場第一呢?

胡繼承:我們曾反復研究貴州憑什么取勝?一方面,我們擁有核心資源,這個核心資源一定要足夠大,我們要成為中國優質綠茶的原料中心。

這方面我們有過很多的經驗和教訓。以前貴州的很多加工廠,主要矛盾就是原料基地不大、不優秀。理論上講,沒有大規模的原料基地,就不會有大規模的加工業。而沒有大規模的加工業,就不會有大規模原料的穩定提升。這是雞和蛋的關系。后來我們定位到加工中心,到2012年的時候,我們提出要做到品牌中心。

從中國茶的貴州原料、到貴州制造、再到貴州創造,這是一個過程。

記者:《貴州省茶產業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中是如何確定“三綠一紅”4個重點品牌的?“綠寶石”作為一個新品牌,為何獲得支持。

胡繼承:一個主導產區要明確以什么為主體戰略,我們確定綠茶為主戰略,但同時也要有齊全的品類,品類的齊全是實現集中采購的前提。貴州做品牌很困難,有名氣的沒有產量,有產量的沒有名氣。我們做這么大的茶園面積就是為了要讓老百姓喝上好茶,能讓老百姓喝上性價比高的好茶就是貴州茶最大的競爭力。綠寶石能實現量產、有利于做標準、有性價比,這也是確定扶持品牌的標準之一。

記者:你覺得貴州茶最核心的競爭力在哪?

胡繼承:生態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有生態就有未來。我看霧霾的新聞,東南沿海高速發展用了三十年,環境代價非常大。生態好、環境好、山青水秀,空氣潔凈,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我們講貴州綠茶,是可以自由呼吸的茶。貴州茶是健康、綠色、有生命的。以前大家講,生態不能當飯吃,現在我們要證明生態文明是能當飯吃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