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領導司機那些事
在黨政機關,司機通常屬于后勤工人的編制。但由于貼身服務領導,司機容易介入官員們的私人生活。梳理司機群體與所依附的權力的非正常關系,有助于從另一個角度認識“車輪上的腐敗”。
責任編輯:李梁 曹辛 助理編輯 劉雨樺
有媒體報道稱,因合法收入不高、隱形收入受公車改革和中央多項禁令影響,一些地方機關單位專車司機出現“辭職潮”。
“領導不抽煙,司機絕對不要抽煙。領導抽煙,司機也不要在車里抽煙。”
“農村的親戚朋友知道我給領導開車,會經常打電話來找我辦事,接得多了就有點煩。”
“有的領導走前會安排好兩個人,一個是秘書,一個便是司機,他們就像領導的左膀右臂一樣。”
在黨政機關,司機通常屬于后勤工人的編制。但由于貼身服務領導,司機容易介入官員們的私人生活。梳理司機群體與所依附的權力的非正常關系,有助于從另一個角度認識“車輪上的腐敗”。
司機們的“待遇”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十多年來致力于呼吁推動公車改革。他向南方周末記者估算,中國公車司機群體約在200萬左右。
公車司機中,部隊轉業軍人較多。南方周末記者查閱多則政府公車司機招聘啟事發現,不少單位明確表示只接受退伍軍人報名或“退伍軍人優先”。2013年10月,湖北襄陽市一政府機關招聘一名司機,明確要求是“部隊退役軍人”。
中部省份一地級市勞動保障局局長的司機,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他原是部隊軍人,轉業后成為單位司機,干了十多年了,在市勞保局給三任局長開過車。
葉青介紹,過去公車司機很多都是部隊轉業軍人,給領導開車后有編制有掛職?,F在公車司機來源市場化,很多是招聘的合同制員工。
湖南省某廳機關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曾向媒體介紹,廳機關的公車司機有的有正式編制,有的是臨時聘用。前者有編制,人數較少,一般都被安排做車隊隊長,而后者一般專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