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單高調面世 后續效果堪憂 拯救低價藥

十八家入圍低價藥藥企,僅有三家看好政策,認為將一定程度解決低價藥“失蹤”困局。而“國家及各省對低價藥招標采購和在各級醫療機構的使用規定相協調”的問題成為低價藥新政實施的關鍵。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李雅娟

低價藥清單更像是一個倉促出臺的應急之策,這個政策跟現行的種種價格管理規定和政策之間如何銜接,尚屬未知。 (CFP/圖)

十八家入圍低價藥藥企,僅有三家看好政策,認為將一定程度解決低價藥“失蹤”困局。而“國家及各省對低價藥招標采購和在各級醫療機構的使用規定相協調”的問題成為低價藥新政實施的關鍵。

低價藥政策出臺,表面想解決藥品因為低價而引起的短缺,不如說是,發改委在探索新一步的藥品定價的方法和模式,因為“單靠一兩個部門是遠遠解決不了藥品短缺問題的”。

逆轉“經典老藥降價死”

安徽省低價藥品清單已正式出臺兩周了,但安徽省物價局農醫價格處的王慶安還是忙個不停——盡管這是省里第二次梳理低價藥品,他絲毫不覺輕松。

王慶安所參與制定的政策如果順利得以實施,“經典老藥降價死”的現象有望得到逆轉。

過去十年間,人們經??吹奖阋说?ldquo;經典老藥”在市場上消失的新聞。比如,甲亢病人常用藥甲巰咪唑片(又稱他巴唑)、3元多一支的心血管疾病常用藥西地蘭,幾毛錢的早產兒補鈣用的維生素D。

低價藥從盛行到短缺,最后停產消失,癥結大多指向“國家限價”。由于政府長期對低價藥的最高零售限價,低價藥退市,取而代之的是,醫生用十倍甚至價格更高的藥來替代,而一些無法替代的藥則在黑市盛行。

解決低價藥受阻的狀況,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就在安徽試點公布首批廉價藥品清單一個多月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稱“發改委”)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定價范圍內的低價藥品清單》(下稱“低價藥清單”)。業內人士用“終于來了”形容行業對這份清單的渴望。

按照流程,國家清單出臺后,地方要各自出臺清單,以增補國家清單的不足。根據發改委要求,各省要在2014年7月1日前對增補的低價藥清單進行公示。

截至南方周末記者發稿時,短短一個多月,除西藏、湖南的清單尚未找到,已有29個省份公布了低價藥清單。

“國家發改委十多年來進行了三十多次的降價,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藥價虛高的問題。但成本不斷上漲,導致部分價格較低、對成本敏感的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