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污染:1艘輪船=50萬輛貨車 移動的“火電廠” PM2.5污染:1艘輪船=50萬輛貨車
中國城市的PM2.5來源比例一直爭論不休,有研究表明,船舶是被漠視的可怕來源,首當其沖的是中國人口聚集的港口城市。在香港,2008年船舶廢氣造成當地1202人過早死亡。比漠視更為可怕的是,沒有船舶燃油標準,沒有明確的管理部門,沒有摸清家底,沒有精力去管理。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李雅娟
中國港口城市面臨著更大的空氣污染治理難題:船舶廢氣排放。
中國城市的PM2.5來源比例一直爭論不休,有研究表明,船舶是被漠視的可怕來源,首當其沖的是中國人口聚集的港口城市。在香港,2008年船舶廢氣造成當地1202人過早死亡。
比漠視更為可怕的是,沒有船舶燃油標準,沒有明確的管理部門,沒有摸清家底,沒有精力去管理。
電影《海上鋼琴師》的男主角1900一生都沒有下船,弗吉尼亞號就是他的整個世界。
49歲的大副秦安也不愿意踏足陸地,但這已不是電影般的浪漫悲劇,而是一個現實問題。“碼頭臟得不得了,泰州、張家港、南通……環境污染都很嚴重。”他的“飛雄三號”往返于南京和上海之間的長江航道,即使靠岸,他也不愿意下船——部分恐懼就是來自那些灰蒙蒙的港口。
對于一些環保官員和學者來說,中國近18萬艘船舶的廢氣污染,正是他們目前急欲揭開謎底的陌生世界。而這些一直被漠視的污染源,其嚴重程度不亞于陸上的火電廠、機動車。
根據國際環保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的《船舶港口空氣污染防治白皮書》,一艘使用3.5%含硫量的燃料油的中大型集裝箱船,以70%最大功率的負荷行駛,一天排放的PM2.5相當于50萬輛使用國四油品的貨車。
一份來自香港大學的研究論文《船舶排放對珠三角地區健康影響評估》顯示,2008年船舶廢氣造成香港1202人過早死亡。
除了香港,世界十大最繁忙的港口還有六個位于中國,但大部分地區的船舶空氣污染家底卻是未知數,內河沿岸城市同樣家底不清。
按照美國的相關報告,受害的已不僅是港口城市,美國中部的大平原已監測到來自航運的空氣污染物。
劣質燃油之禍
北京理工大學教師譚建偉正在從事船舶廢氣排放的研究。常常是出發時天氣晴朗,到了港口附近就是霧霾和柴油味,“一到港口就想回去了”。他一直記得,旅順是個美麗的城市,港口周圍的小區卻被藍煙籠罩。
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都市圈,長江、黃河等內河港口城市,都是中國人口聚集之地,也直接受到船舶廢氣污染的危害。在相關報告中,使用高硫油的船舶如同燒著劣質煤、沒有尾氣處理裝置的“移動火電廠&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