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報告“問罪”阿里巴巴

即將在紐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堪稱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科技企業IPO,其電商業務比亞馬遜、eBay、京東加起來還要大。但在這些光環背后,阿里巴巴的VIE結構、內部人控制等問題仍讓海外投資者疑慮重重。即便阿里巴巴成功上市,這些問題仍將在未來被反復提及。

責任編輯: 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4年5月27日,杭州市與阿里巴巴集團戰略合作聯席會議召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出席并講話。 (CFP/圖)

即將在紐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堪稱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科技企業IPO,其電商業務比亞馬遜、eBay、京東加起來還要大。但在這些光環背后,阿里巴巴的VIE結構、內部人控制等問題仍讓海外投資者疑慮重重。即便阿里巴巴成功上市,這些問題仍將在未來被反復提及。

對馬云來說,針對中國國情的變通做法似乎理所當然——這可以讓阿里巴巴繞過政策限制,快速圈地。但在海外投資者眼里,這樣一個不遵守規則的人,能否保證自己不濫用其過大的權力,進而損害股東權益,確實是個疑問。

阿里巴巴波折重重的海外上市歷程終于到了“臨門一腳”的時候。

2014年6月26日,阿里巴巴在向美國證交會(SEC)提交的修正后的IPO注冊文件中披露,它擬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BABA”,預計將在8月或9月完成上市。不少媒體報道說,上市的日子初定在8月8日——對中國人來說,“8”是個幸運數字,六年前的北京奧運會也選在這一天開幕。

現在幾乎已經沒有人懷疑,阿里巴巴這樁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科技企業IPO(據美國權威評級機構晨星公司估計,融資額高達260億美元)能否成功。也沒有人會忽略阿里巴巴巨無霸的電商地位——2013年阿里集團的電子商務交易總規模為1.542萬億美元,占據了全國電商市場總規模的84%,比亞馬遜、eBay、京東加起來還要大。

但在此一周前,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一份揭示風險的報告給投資人心里留下的陰影仍揮之不去。

6月18日,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一份報告——《在美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風險問題》,其中專門有一段說“正確理解阿里巴巴IPO”。文中稱,如果美國投資人購買類似阿里巴巴集團一類中國公司的股票將面臨“重大風險”,原因在于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y,可變利益實體,也稱控股協議結構)。

這份報告同時還提到了中國互聯網行業“刪帖生意”的腐敗行為。并點名批評了百度、阿里巴巴這兩個國內互聯網巨頭。

不過,VIE結構的風險不僅限于阿里巴巴,幾乎中國所有的互聯網上市公司都采取了類似的方式,最早的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