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擔當,敬請示范
希望高校領導別光把傾聽、擔當掛在嘴邊。畢竟,教育重人格感化,惟有真實的人格才有信任與感化力!
近日,廈門大學教師謝靈批評廈大校長朱崇實就餐特權一事,連同朱崇實“擔當,是一種使命”的畢業致詞,流傳頗廣。這讓我想起2011年大二時,就聽同學肖云航說我校(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朱新才常去學生食堂就餐。我最初不信,后來特別留意才證實此事不假。2014年5月的一個中午,我熟識的杜瑤同學,正好和朱老師在一個餐桌吃飯,杜瑤還提及自己要參加學生會競選演講,朱老師鼓勵她認真準備,答應到時去聽演講。后來,朱老師因出差不能來聽杜瑤演講,他還請辦公室人員代為致歉……
其實對很多大學生來說,“擔當”“使命”這些大詞離自己的日常生活有點遠,跟學校領導的聯系也可能只是畢業證書上的一印章。這么說來,可以通過“傾聽•信任——校長有約”活動與朱崇實教授共進早餐的廈大學生是幸運的。不過,我還是希望高校領導別光把傾聽、擔當掛在嘴邊。畢竟,教育重人格感化,惟有真實的人格才有信任與感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