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思想的格式化
抵抗思想的格式化、消除格式化的基礎,不僅關乎民主生活會的質量,更關乎民族復興的未來。
近讀網上熱傳的“民主生活會萬能發言金句”,再與各地報道比對,果真學到不少“萬能金句”。這讓你詫異嗎?其實細思之就會釋然,語言趨同不過是思想趨同的結果。在那樣當面鑼對面鼓的場合,話語的選擇、批評的尺度,考驗著每位與會者在思想上的同一程度。所以,掀開“萬能金句”的面紗,我們直面的是一只巨大而無形的格式化之手。
對這只手的危害,1934年,史家蔣廷黻在《民族復興的一個條件》就直言:“官場最不可缺的品格是圓滑,最寶貴的技術是應付。這種自然的淘汰,只淘汰民族中之強者——有能力者,保留民族中之弱者——庸碌無能者。”由此可見,抵抗思想的格式化、消除格式化的基礎,不僅關乎民主生活會的質量,更關乎民族復興的未來,不可不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