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勝:輸送的不只是營養
往時,每天早上要爬兩三個小時山路上學,因為家貧路遠,大部分山區的孩子們都不吃早飯,餓著肚子開始一天的課程。但自從2008年以來,由百勝集團發起的“捐一元”項目已為12.5萬人次的小學生提供了牛奶和雞蛋的每日營養補助。
受助的云南省彝良縣新房小學學生陶珣在給志愿者的信中寫道:“我喜歡上學,憎恨周末,只有在學校食堂,我才能吃到肉,只有課間加餐,我才能吃到牛奶雞蛋,我希望世界上沒有周末,天天上學對我就是幸福的事。”
這樣的話語讓人感到心酸,也讓更多方力量開始關注學生的營養問題。繼“捐一元”項目啟動后,國家的營養餐政策和廚房設備改造計劃也陸續出臺,“捐一元”項目也根據這一變化及時調整了項目策略。2013年以來,項目受益縣向國家營養改善未覆蓋的地區傾斜,同時,項目將覆蓋政策未覆蓋的學前班學生,并將加強對愛心廚房項目的投入力度。
捐一元
“1元錢”改善孩子健康
營養加餐有多重要?百勝聯合衛生部下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選取云南省實施營養加餐項目的受益小學,與非項目受益校進行了為期近一年的評估對比并發布了評估報告。報告顯示,在每天攝入一個雞蛋和200毫升學生奶后,男生身高平均長高了4.3cm,體重增長2.2公斤。與此同時,學生的營養不良率、生長遲滯率和消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中重度消瘦率由補充前的16.3%降到補充后的11.5%,而貧血率從補充前的6.1%下降到3.9%。此外,飲食內容的改變也明顯提高了學生的免疫力水平。
報告還顯示,學生每次感冒的病程由原來的3天左右下降到2天,而經常發生呼吸道不適的比例也從原來的51.2%降低到16.8%。
可見,“捐一元”項目正改善著孩子們的健康狀況,這也堅定了“捐一元”團隊持續下去的信心。
南省昆明鳳河鎮多姑小學的學生開心地領到“捐一元”的牛奶和雞蛋
愛心廚房,讓孩子吃上軟米飯
“捐一元”項目不僅為孩子們輸送營養,還幫助貧困山區學校添置“愛心廚房”設備。
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長期在貧困山區考察結果以及相關地區反饋的信息表明,雖然大多數項目縣的學校都可以為學生提供一頓免費午餐,但很多貧困山區學校廚房設備非常簡陋,學校還在使用傳統的木柴爐灶做飯,既浪費能源又污染環境。此外,貧困山區學校大都缺少必要的餐具消毒和食品存儲設備,在衛生方面存在極大的隱患。
“捐一元”項目配備的每套造價約5萬元的愛心廚房設備能解決這些問題。云南多姑小學地處高原,以前學校用大蒸籠蒸飯,由于量比較大,有時花兩三個小時也很難煮熟,遇到天冷飯轉眼就涼。費時費力還不好吃。如今做飯,廚房的蘇大媽輕松多了,她說:“這個蒸飯柜實在是太方便了,里面有隔層,煮再多飯都不怕,米洗好放進去,調好時間就不用管了,又快又輕松,還能讓孩子們吃上熱騰騰軟米飯。”
愛心廚房還為受助學校省了錢,從煤改電以后,月燃料成本減少了近四分之三,電氣化也使得做飯更加衛生環保。
2013年起,“捐一元”項目,加大了愛心廚房的投入比例,在云南、貴州、廣西、湖南四省199所學校增加愛心廚房設備的援助,讓更多的孩子除了吃到營養加餐,還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
目前,全國已有400余所貧困地區學校得到了“愛心廚房”設備。“捐一元”愛心廚房項目2012年的受益學校——宣威市阿都鄉中心校張城邦校長說:“愛心廚房的設備讓他們的小學一下子跨了幾大步,設備是超前的。項目能夠給學校帶來長期、持續的益處。”
凝聚關愛,“全方位”支援
不過,有些亟需愛心廚房的學??峙逻€得再等等。由于用電量太高,不是所有地方都能達到愛心廚房的使用門檻。有些學校即使裝上,水電設施沒法支持廚房設備的正常運轉,還是用不成。還有的學校條件太艱苦,即便廚房符合電量要求運轉起來,他們也承受不起使用的水電成本。
在貧困山區,與孩子們的營養緊缺相伴的還有很多問題。百勝“捐一元”項目負責人會定期去山區家訪,他們遇到的一些家庭生活特別困難,需要的幫助是“全方位”的。2013年家訪結束后,很多志愿者和百勝餐廳員工回到自己所在地后,又通過自己的渠道在社區和朋友圈募集很多東西,包括一些新的衣物文具給山區的小朋友寄去。
截至2013年,百勝集團及員工對項目的募捐近1700萬元,“捐一元”項目使得百勝員工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和消費者互動,攜手做公益,增加了客戶黏性和員工凝聚力。百勝集團不僅貢獻出自己寶貴的餐廳營銷網絡進行募捐,還會每年從營業額中撥出一定比例的款項進行配捐,并發動員工募捐。此外,百勝還為“捐一元”項目付出組織成本、進行額外捐贈,吸引林心如、陸毅、梅婷和奧運冠軍楊威等170 位文體明星和社會名流參與并擔任愛心大使。在他們的帶動和號召下,全國共有28000名志愿者先后參與到項目的系列愛心活動中。“捐一元”項目目前已成為參與人數最多的群眾性公益項目之一。
以每個人都能輕松方便參與的“捐一元”,撬動“人人公益”的大宇宙;以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及其愿意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員工,帶動他們龐大的消費者群,用“最負責任”的方式理性運作公益項目……百勝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成功的企業主導公益項目案例。公益,原本就沒有門檻。但要讓公益項目行之有效的運作,擔當、堅持、透明,還有“與時俱進”的步伐調整,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