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地理】隱憂:香港版“諜戰風云”

百年來,除“東方之珠”的美譽之外,香港一直有著“間諜天堂”的綽號。作為東西方交流的樞紐,很多來自隱秘戰線的冒險家們來到這里,他們在常人所看不到的競技場上激烈較量著。如今,香港作為搜集中國內地情報資訊據點的歷史地位已經不斷下降,鼓動本地反對派勢力牽制中國,是外部勢力更感興趣的問題。

責任編輯:姚憶江 助理編輯 劉雨樺 實習生 解天 龔宇喆

2013年6月13日,曾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任職的斯諾登目前藏匿于香港。圖為報亭售賣的報紙頭條多為此事的報道。 (東方IC/圖)

百年來,除“東方之珠”的美譽之外,香港一直有著“間諜天堂”的綽號。作為東西方交流的樞紐,很多來自隱秘戰線的冒險家們來到這里,他們在常人所看不到的競技場上激烈較量著。

如今,香港作為搜集中國內地情報資訊據點的歷史地位已經不斷下降,鼓動本地反對派勢力牽制中國,是外部勢力更感興趣的問題。

“這可不僅僅是個U盤,只要撥一下這個小開關就可以錄音,放在別人面前他都不知道噢!”

位于九龍半島西北角的深水埗電子產品市場,是香港有名的“跳蚤市場”。狹窄的街道,聚集著眾多面積狹小的電器商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幾乎各家店鋪都多多少少出售監聽監視設備:有車鑰匙大小的微縮攝像機,U盤造型的錄音筆,能接收遠距離通話的放大器……物美價廉,多數價格不會超過1000港幣(折合人民幣800元左右)。

“這都只是很入門級的設備。”一位麥姓店主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

這里,只是香港“竊聽文化”的一個縮影。

香港知名的Kroll企業情報調查公司曾做過統計,竊取股市賺大錢的商業情報最受青睞,而受雇安裝竊聽器者,大多是清潔工人,他們的工作一般人不會在意,也少有人會注意到他們的真實身份。安裝一個竊聽器,也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

防不勝防的竊聽設備溢于民間,反竊聽的生意便應運而生。如今,越來越多的跨國銀行、大公司和規模較小的香港公司為預防萬一,都雇用專人定期檢查、清除辦公樓內的竊聽器。香港某資訊調查公司工程經理尼克杜德爾曾在英文《虎報》撰文稱,徹底檢查一個約200平方英尺的房間需要四五個小時,檢查電話、電傳機和電腦,則需要一兩天時間。

2014年6月,香港政府正在醞釀成立“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此舉是對網絡自由空間的侵犯,還是有助于拋掉“間諜天堂”的帽子,港內輿論爭議不斷。

百年來,除“東方之珠”的美譽之外,香港一直有著“間諜天堂”的綽號。作為東西方交流的樞紐,很多來自隱秘戰線的冒險家們來到這里,他們在常人所看不到的競技場上激烈較量著,讓香港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間諜天堂”。

真實的情節,遠比影片《竊聽風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