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原大造林”樣本調查 樹坑里的循環死亡

2012年,北京幾乎把全城所有苗木都拿來用,但也只解決了一半需求,其余的只能從山東、河北、山西、內蒙古尋找,甚至當柴燒的苗都用上了?!安还荛L得好不好,反正完成任務了,一宣傳皆大歡喜?!?/blockquote>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北京森林現狀。 (何籽/圖)

2012年,北京幾乎把全城所有苗木都拿來用,但也只解決了一半需求,其余的只能從山東、河北、山西、內蒙古尋找,甚至當柴燒的苗都用上了。“不管長得好不好,反正完成任務了,一宣傳皆大歡喜。”

2014年7月15日,北京朝陽區崔各莊鄉北皋。

緊挨馬路的是一片參差不齊的油松,記者數了一下,在這片不到1畝的地上,共有約80株油松,至少有10株部分枯黃,6株完全枯死。

這已經是平原地區造林工程的第三年,而這里也僅是無數個造林點中的一個。

這項被稱為北京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平原綠化工程,預計總投入300億元以上,四年內將造林100萬畝。然而,在大刀闊斧繪就造林數字的同時,造林質量存在不少問題。

從2013年6月至今,記者和環保組織自然大學森林項目的數名志愿者先后走訪了北京6個區縣的7個造林點,逐片觀察并記錄問題,發現存在苗木存活率偏低、成片單一種植等缺陷。

“無論怎么澆水,就是活不了”

崔各莊鄉這處造林點的現狀,只是一年前問題的延續。

一年前的6月13日,記者初次到此調查。馬路西北角立著“朝陽青年林”石碑,提醒這里是一處重要的造林點,2012年北京平原造林工程啟動時還曾被媒體報道。

根據地方園林部門提供的信息,這是一片約300畝的土地,分布在馬路兩側,有油松、國槐、懸鈴木等多種喬木,以及珍珠梅、金銀木、榆葉梅等少量灌木。

在2013年的調查中,油松最讓人擔憂。以路口西南角總計約80棵油松為觀察樣本,自然大學森林項目負責人楊恒和記者統計發現,至少有25棵已從樹梢開始枯黃,6棵已完全枯死;再往西走,另一片油松枯黃率高達80%,可能是枯萎或換葉。在路北面的油松同樣有不少已枯死。判斷油松是否成活的重要指標是新葉,根據整體估算,長出新葉的不到五分之一。

在樣本觀察中,調查人員均采用如上“挨片數”方式,小片林子逐棵數,大片林子則根據排列相乘的估算辦法。此外還測量了行間距以及大小苗子的樹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