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晚明官員祝世祿的覺悟

個人的道德倫理無力抗衡其時體制性的腐敗,是不爭的事實。祝世祿生活在晚明政治逐漸失序的環境中,目睹基層政治生活的種種弊端,并以相對獨立的態度與方式慘淡直面。在他去世30年后,大明王朝便走向了覆亡。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城玥

今天有些地方官員與民爭利,甚或防民如防敵,似乎還不及祝世祿的覺悟

最早注意到祝世祿,是因為他的書法在明萬歷時期頗有聲望,莆田人姚旅《露書》列“金陵十忙”中就有祝世祿寫字忙。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南京傳教,曾得到祝世祿極大的幫助,在札記中,利氏也注意到祝世祿寫幾個字就能售以高價。祝世祿同時也是陽明心學泰州學派的一位學者,他留下的五卷《環碧齋尺牘》,除與友人論學的內容之外,也涉及他一生的宦況,政治理想與現實環境的沖突,使得祝世祿的仕宦生涯始終充滿焦慮感。

祝世祿1589年舉進士,除休寧縣令,此前他曾以舉人的身份領黃陂教諭三年。萬歷之際的徽州商業發達,“競刀錐者,居天下都會半”。赴任伊始,年屆半百的祝世祿滿懷造福一縣、業炳四方的理想,但他很快便感到事務山積,一身勞疲。在祝世祿的描述中,一方面,需要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