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萬鋼:從黨外人士到科技部長

萬鋼做過倉庫保管員、出納員,開過拖拉機、當過生產隊長;從德國“海歸”到出任科技部部長,僅7年時間。研究汽車的他,仕途前進的速度更似飛機。

■高端訪談
■編者按:五十多年前,黨外人士曾大批出任中央政府要職,其后的政治運動又令他們一度消失。改革開放以后,中共和民主人士的合作有了新的發展,后者大量進入人大、政協等機構,但在萬鋼任職科技部部長之前,還沒有人能進入國務院部委正職行列。而信息表明,民主人士出任部委正職,將不局限于科技部一個孤例。我們相信,這符合各界期待,也將是中共十七大前后,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個重要亮點。

  當然,也應該換個角度研判萬鋼的任職,一方面是“大國崛起”對科技創新能力有極高期待,另一方面,原有科技體制積弊沉重,社會各界的關注與呼吁由來已久。因此,我們對萬鋼還有“非政治”的期待。從我們將近四個小時的訪談看,他不像一個“激進的改革者”,而更強調“凝聚共識”,解決問題。誠如萬鋼所言,“沒有共識,就沒有成功的變革”。也許中國科技界需要的不是簡單的大動作,而是“大智慧”。從這個意義上,人們期待萬鋼,等待萬鋼。

萬鋼   IC/圖


 ?。翟拢保比胀?,德國駐上海領事館,藝術家王小慧被授予“德中友誼獎”,作為王的朋友,以及和德國的淵源,新任科技部部長萬鋼是此次活動的嘉賓。此時他的身份是“萬部長”、“萬校長”、“萬老師”。
  穿梭在人群中的萬鋼,無疑是焦點人物,他友好地和各界人士握手,回應來賓的祝賀,把“誠惶誠恐”、“責任重大”等詞匯掛在嘴邊。
  萬鋼坦言,對這一任命,事先沒有思想準備??疾焖穆臍v,從德國“海歸”到出任科技部部長,僅7年時間。研究汽車的萬鋼,仕途前進的速度更似飛機。
  更早的時候,萬鋼做過倉庫保管員、出納員,開過拖拉機、當過生產隊長。他說:“這段經歷特別重要,讓我對國情有了深入了解?!?BR>  他在德國攻讀機械方面的博士。之后長期在奧迪公司工作,從前端的技術研究到后端的銷售、售后服務,“在11年的工作里,我都參與過”。奧迪A4、A6等車型中,都有萬鋼的研究成果。
  在前任科技部部長朱麗蘭女士的邀請下,萬鋼回國,在前任科技部部長徐冠華的領導下,做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工作,其間又出任同濟大學校長,現在則是“萬部長”。
  這幾天,“萬部長”正陪國務院領導視察同濟大學,5月21日前后,“萬部長”將隨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出訪。在他的工作間隙,這位特別的新部長前后兩次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將近四個小時的采訪。
  盡管事先要求盡量“不談科技部”的工作,但他還是很禮貌地“有問必答”。

“不能說是破冰”
  南方周末大家似乎更愿意從政治角度看待您的任命,還會聯想到建國初期,黨外人士集中出任中央政府要職的年代,您愿意看到這樣的解讀嗎?
  萬鋼:解讀是媒體的權利,他們可能更關注我的任命是一個政治舉措,我個人也認為,讓更多的黨外人士擔任中央政府的部長,是國家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我想,今后這樣的舉措還會越來越多。
  其實,從改革開放初期到現在,執政黨是很重視黨外知識分子作用的,很多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擔任過政府部門的一些副職,黨外人士參政議政的進程也很長,我出任同濟大學校長,這個位置也是副部級,就是一個例子。
  南方周末但大家還是愿意把您的任命當作一個信號,甚至認為是“破冰”之舉,您接任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這層含義?
  萬鋼:不能說是破冰。說實在的,接任的時候,我想得更多的是怎樣才能承擔這樣的重任,尤其被稱作“萬部長”的時候,感到責任特別重大。至于五十多年前的那段歷史,我沒有深入研究。好多媒體把我的出任跟五十多年前比較,其實很多情況都不一樣。
  建國初期,共產黨內缺少知識分子,于是很多在民主革命中和共產黨結下深厚友誼、經過考驗的民主黨派人士,出任中央人民政府的部長甚至副總理,這很正常。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們應該看到中共的變化,共產黨在各條戰線都積累了大量人才,很多人取得了很大成就。和他們相比,特別是在從政經驗上,我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南方周末您到北京后,要和部里的黨組書記合作,怎么看待未來的這種合作?
  萬鋼:有些人覺得這樣的合作不太容易,實際上無論在同濟,還是在科技部,我相信,都是一個集體決策和科學民主決策的過程。我們撇開政治、黨派不談,不管位置大小,無論你在引領一個公司或領導一個學校,都不能獨斷專行,對不對?所謂決策民主化,實際上就是一種集體決策。
  南方周末您似乎將政治的話題看得比較淡,這和您的企業經歷、研究者經歷是否有關?
  萬鋼:我在國外大公司工作過,那里面根本就不講黨派。我親自經歷過很多決策,比如說奧迪的董事會會議,我也去聽過,很多重大決策在實施前要經過集體決策和民主決策,最后才由總裁拍板。
  在同濟大學,我們的行政團隊和黨委之間,合作很順暢,因為我們都是在想怎樣把學校辦好。比如確定由誰擔任某個學院院長時,我們更多會考慮候選人的能力和學院的需要,而不是先考慮他是不是共產黨員。包括我們黨委的集體決策,也是從這個角度考慮的。只要方向一致,這種決策往往是科學的,對不對?
  所以我們不用過多去強調黨內、黨外區別,不要把集體決策過多地和黨派連在一起。更多從民主決策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我們的工作會做得更更好。

通往部長之路
  南方周末這幾天,估計對您的稱呼有許多?
  萬鋼:在同濟大學,他們都叫我萬校長,我的團隊(汽車研究的項目組),我相信他們永遠會叫我萬老師。在北京大家可能習慣叫我萬部長,也可能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我希望,“萬部長”這個稱謂應該是一個比較親切的叫法,而不是把你當作一個官員來稱呼。
  南方周末我們也對您從萬老師、萬校長到萬部長的轉變過程感興趣,從簡歷看,雖然您是研究汽車的,但是感覺您的仕途之路比飛機還快,您有沒有同感?
  萬鋼:我在致工黨是新任的副主席,從這個基礎看,現在出任科技部部長是太快了,所以我經常說“誠惶誠恐”這個詞。
  南方周末我們注意到您和您的兩個前任之間有著不一般的關系,朱麗蘭(前任科技部部長)把您從德國邀請回來,之后,您又和徐冠華前部長建立了不錯的工作關系,大概他們不會想到,尤其是朱麗蘭女士不會想到,她請回來的是未來的部長。
  萬鋼:她肯定沒有想到。我們是在德國的一個論壇上認識的,談了一個下午,還意猶未盡,晚上又一起吃飯,她當時邀請我回國說,“你可以負責一個項目,你來領軍,你也可以提建議”,我就回國了。后來她去人大工作,我們見過好幾次,她一直很關心我。對我印象更深的當然是徐冠華部長,他的寬闊視野和嚴謹的工作作風,使我十分敬佩,是我學習的榜樣。
  南方周末:會不會有人說,萬鋼要是做學問該有多好,干嗎要去當官呢?
  萬鋼:如果這樣考慮,我現在應該搞路橋或力學研究,那是我最初的專業,對吧?我也不應該成為一個汽車專家。我覺得萬變不離其宗,比如,作為技術,我們一直生活在牛頓定律的天空里,我們講量子力學,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的高級推導,所以任何一項工作都有內在聯系。即使當了部長,我也不會把專業全扔掉。當校長的時候我就一直強調,校長也得經常去搞一些業務研究。什么道理?我們在辦公會上確定的東西,總是要解決一些科研、教育上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下面是不是能解決,你只有親身體驗。
  南方周末說起您的仕途,我們看到一個報道說,2002年的時候,當時的上海市領導曾經邀請您出任副市長,這個信息準確嗎?
  萬鋼:當時的上海市領導確實征求過我的意見,但不是2002年,是稍晚一些,也沒有說讓我出任副市長,只是問,能不能到市里工作。但我考慮自己剛剛擔任校長,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就沒有答應。
  南方周末讓您出任部長就答應了?
  萬鋼:不能這么理解吧,實際上,我是舍不得離開學校,我覺得一個校長最好能干兩屆,也就是八年,我覺得還有很多工作沒有落實,我的理念也剛剛被大家接受,還有一個持續推動的問題,但組織上既然這么考慮,我也應該服從。
  南方周末我們看有媒體報道說,您出任科技部部長,就是這十幾天的決定,最初是誰先和您提的,是否征求了您的意見?
  萬鋼:中央要吸收一些黨外同志參與國務院組成部門的工作,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決策。很早我就有所耳聞。在今年3月份的政協會議上,我只聽說自己是候選人之一,有人和我開玩笑,我還說,我有自知之明,這個職務不會讓我來出任。后來當組織上找我面對面談話時,我才知道自己可能會成為科技部部長。
  說實話,我完全沒有思想準備,大家都覺得突然,對我來說,有些誠惶誠恐、忐忑不安,也深感責任重大。
  南方周末無論如何,您的任命,從政治上看,是一個重要的動作,我們感興趣的是,民主黨派要成為部級官員,要有什么程序?
  萬鋼:作為民主黨派,要先經過統戰部的程序,然后由統戰部推薦給中組部,再往后,就和中共部級官員的任命程序一樣了。
  南方周末您出任科技部部長,國務院領導對您是否有明確的期待?
  萬鋼:國務院領導還沒有具體和我談過,過幾天溫總理要來上海視察,也會到同濟,我相信我們會有接觸。我們2月份就給總理發過邀請,請他參加同濟百年校慶。溫總理對教育是很重視的,對教師也特別尊重,接到我們邀請就說,要是能安排時間,一定會來。

“人生的水總是深的”
  南方周末我們看您的簡歷,似乎在社會的各個層面都有經歷,是不是?
  萬鋼:我的角色轉變跨度比較大,16歲時從上海去東北插隊,在農村勞動、生活了七年,耕過犁、翻過地,做過倉庫保管員、出納員,開過拖拉機,當過生產隊長。這段經歷特別重要,讓我對國情有了深入了解。
  從學術跨度說,我進大學時學路橋,“文革”結束后學校又派我去學物理,之后又到哈工大進修,又讀同濟大學固體力學研究生,之后又去德國讀機械方面的博士。
  在工作上也有很大的跨度。我在奧迪,從前端的技術研究到后端的銷售、售后服務,都參與過?;貒螽斣洪L、校長,現在要做部長,這些都是很大的跨度。
  南方周末您是怎么處理生活和工作的?當然我們相信,既然能出任部長,生活上也應該是很嚴謹的。
  萬鋼:(笑)生活也不能用“嚴謹”來形容,我最大的樂趣就是每天早上抽出四十多分鐘時間游泳。
  南方周末;在水里您經常想什么?
  萬鋼:(笑)想什么?游泳的時候不能多想,光想就會淹死,我游泳一般潛得很深。
  南方周末到北京工作后,會不會覺得未來的水更深?
  萬鋼:人生的水總是深的,但是我相信還會有很多的樂趣。

“對體制問題,我不希望大家懷著悲觀的心態來看待”
  南方周末我們現在要建設創新型國家,但農工民主黨剛提交了一個報告,說我們現在學術的申報體制,經費的使用體制,官本位色彩很強,權力色彩很濃,這將是您要面對的問題吧?
  萬鋼:當我進入科技部部長角色時,可能最重要的工作是學習,要聽取各種意見,包括你說的農工民主黨的意見,包括我們科技界同事們提出來的意見。在這種情況下,再談怎么認識我們科技體制面臨的問題,包括怎么正確理解“官本位”。其實“官本位”也是一個比較難界定和描述的現象,如果說“官本位”,我現在就是學校行政部門的官員呀。
  南方周末大家對您有期待,其實也是希望您能解決這些問題。
  萬鋼:面對這些期待,我不止一次說“誠惶誠恐”。確實要解決大家提出的各種問題,但解決問題的前提是先總結和分析這些問題。這些東西都吃透后,才能逐步解決。這些問題,也不可能是一個科技部部長、一個萬鋼來能解決的,而是要大家一起討論。就我來說,我不能再像科學家一樣抓課題了,在未來的工作中,我會更多地接近科學家,了解他們在想什么做什么,和他們一起討論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南方周末:我們想知道您解決問題的思路,輿論認為您的經歷有利于中國科技界一些深層次問題的解決?
  萬鋼: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現在的科技體制存在問題,但我不希望大家懷著悲觀或者憤世嫉俗的心態來看待問題,而是應該在方法論上思考,也許你發現了問題,了解了問題的根源,一些問題就開始被解決了。
  比如,研究一個新藥,如果從生命科學的角度看,這個周期要十年,要投入大量的錢。于是從一開始,要有一個研究機構從源頭上開始做,當研究機構研制出來以后,就要通過專利的形式,將它的成果轉移到企業機構,后面還有很大風險,這就需要建立知識產權的轉換機制,怎么使研究者得到應有回報。
  我們看到報紙說某一個國家的研究所,一個藥賣給一個公司,一下子拿到幾千萬,我們就很羨慕,但仔細分析,這個幾千萬是按照不同階段來支付的,一直到產生效益以后的多少年,他還在逐漸付,一開始只給幾百萬。這就需要建立一個長效、誠信、公平、合理的機制,這種機制的形成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所以,我們應該更多地考慮利益分配機制中的深層次問題。
  南方周末但大家確實對您很有期待,我們的科研管理體制、資金使用機制,很多人認為是被潛規則控制,一方面科研資金投入有限,一方面有限的資金卻無法用好,您有沒有信心讓中國的科研資金做到透明?
  萬鋼: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但我們可能在多少年以后會看到,不管什么問題,需要大家有共識,才能共同解決。我一直認為,形成共識是最重要的,任何一個人,再大的權力也好,你如果形不成共識,你就什么問題都解決不了??赡芪业姆绞侥銈儾涣晳T,會覺得一個從國外回來的人,也這么婆婆媽媽,但我覺得很多事,欲速則不達。


不做激進的改革者
  南方周末您是否會像其他官員那樣,先在中國科技界燒上“三把火”?
  萬鋼:我不習慣燒“三把火”,我當校長差不多半年的時候,有人說,萬校長,怎么從來沒有見你燒過“三把火”?可能德國的哲學思想對我有幫助,“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任何存在的東西都有它合理的一面。所以我們對現有的規劃、已經確定的計劃,首先要保持它的延續性,要穩定地推進。
  南方周末這么說,您不是一個激進的改革者?我估計中國科技界的很多人都會關心這個問題。
  萬鋼:(笑)你又套我。我還是那句話,學習本身就是一種進步,有很多同志上任會有“三把火”,那可能是因為他對事務的了解比較透。我再三強調,沒有調查研究,沒有共識就不會有成功的變革,包括科學家和行政管理部門之間的共識,社會、媒體和科學家之間的共識,學校、研究所和企業之間的共識。
  南方周末您經常強調我們科技體制優越的一面,是不是一種姿態?
  萬鋼:我們的體制是有優勢的,這是一個事實。比如,我們的研究成果,我們設計的汽車動力系統,能夠裝到上汽,能夠裝到大眾能夠裝到奇瑞,就說明了體制的優勢,這在國外很難做到,因為國外的企業太強勢了。
  南方周末那您怎么看待科技領域內的保守化現象和民族主義情緒?
  萬鋼:民族主義情緒是一把雙刃劍,有時候它可能是一種動力,有時候它會造成巨大的破壞,變成唯我獨尊。比如說,不管是什么,都自己做,從一個螺絲,一塊線板,一直做到天上飛的大飛機,這個飛機里邊每一根電線都是我的,那就不大好了,很容易出問題。
  現在是一個全球化社會,世界是有分工的,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千萬不要把所有的東西都抱在我們自己的手里,誰也不能動。

“不禮貌的問題”
  南方周末我相信您的任命,對汽車界是一個“利好”消息。換句話說,汽車巨頭們可能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任命。
  萬鋼:(笑)我有很多朋友在汽車界,確實很多朋友在聽到這個消息后給我打了電話。
  南方周末但我要問一個也許不禮貌的問題,您和奧迪的淵源很深,而且您曾擔任電動汽車項目的首席科學家,當部長后,您怎么處理和他們的關系?
  萬鋼:我想不太會產生什么影響。比如說,現在(我負責的)汽車項目,基本上都已經進入正軌了,該啟動的都啟動了,現在的工作是怎么樣產生更好的效益。當然,萬鋼當科技部部長,由于對汽車業比較熟悉,肯定會更關注一些,但我相信,我會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轉換位置也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過程。至于奧迪公司,我有許多結識多年的好朋友,友誼會保持下去。
  南方周末您就任后,對新能源汽車會不會有更多的呼吁?
  萬鋼:其實不是我呼吁,徐冠華部長已經呼吁了很長時間。我沒有當部長的時候也在呼吁,這個事情不是我現在當部長就來呼吁的。徐部長對電動汽車的支持程度也不見得比我差。他非常支持這個事,他是很關心,反而一些企業沒有這個敏感度。

“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造假”
  南方周末
:您最痛恨的科技體制中的問題包括哪些? 
  萬鋼:我要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才能看出來。如果僅僅從一個科學家的角度看,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造假了,對吧?一個稱得上科學家的人不應該造假。
  南方周末但大家可能會感到,造假似乎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
  萬鋼:有一些貌似科學家的人造過假,這也是一個事實,也許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分析這些現象。為什么會有造假現象發生?是什么原因促成他造假?肯定有很多深層次的原因。從理想的角度看,我希望永遠沒有造假的科學家,即使他失敗了,他也能坦然面對失敗。
  南方周末您失敗過嗎?
  萬鋼:我在德國主持技術工作的時候,有一個項目在最后驗收過程中,領導來視察,突然出現了一個問題。當時我覺得很沒面子,一個晚上沒有睡好,就在想這事怎么辦。第二天,我對領導說,“實在對不起,出現了意外問題,正在解決中?!彼卮鹞?,“萬先生,你用不著多考慮,因為你也是人啊,是人就會有考慮不到的問題,就會出錯?!逼鋵嵪襁@種寬松的環境,會給你一種自信力,排除這些壓力,避免造假的現象出現。
  我有時想,業界出現的造假問題,是不是和我們“以成敗論英雄”的文化有關呢?
  南方周末漢芯事件對您震動大不大?
  萬鋼:我沒有直接參加處理,細節我不是很清楚,但韓國的黃禹錫造假風波,大家很熟悉,他曾經被當作“民族英雄”,都無法容忍他失敗,但科研工作,怎么會沒有失敗呢?!我們反過來看國內,我上面說的要檢討“以成敗論英雄”的文化,就是要給研究者創造更好的環境。清華大學王大中校長是我學習的榜樣,他一直跟我說,“十年磨一劍”,科學家要有“十年磨一劍”的決心。
  南方周末但劍沒有磨完,職稱可能就完了,因為您要完成論文指標和SCI檢索數量,有人說它們是學術腐敗的罪魁禍首,也有人認為,之所以要定指標,是因為行政主管部門的人不懂學術,只懂算術,指標管理最方便,您在同濟是怎么做的?
  萬鋼:我不主張給我們的老師確定指標。大學不是工廠,在發達國家,即使是工廠,也很少制定什么指標,尤其是研發工作,千萬不要定不切實際的指標。指標管理確實方便,加在一塊一共多少分,再看看排名,這樣,人就成了分數的奴隸。
  南方周末您在將來的工作中能為科技界創造一個什么樣的環境?
  萬鋼:我也希望今后能夠給所有的科學家、所有工程師們創造一個比較好的環境,大家都能坦然面對失敗。把失敗真正作為成功過程中間的一部分,然后總結經驗,去達到目標。作為大學校長要有定力,作為科技部部長也要有定力。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