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擠掉電商神話的泡沫
在英國本土高街服飾零售商普遍低迷的過去幾年,英國時尚電商ASOS一度被認為是希望之光,不但勇奪各項零售和科技大獎,其股價和擴張的步伐也一路高歌,然而僅僅3天的時間ASOS就兩度“失火”。6月19日ASOS發布盈利預警,這個全世界最火的時尚電商頃刻“失火”,股價當日暴跌31%,全天最大跌幅更是高達44%
在英國本土高街服飾零售商普遍低迷的過去幾年,英國時尚電商ASOS一度被認為是希望之光,不但勇奪各項零售和科技大獎,其股價和擴張的步伐也一路高歌,然而僅僅3天的時間ASOS就兩度“失火”。6月19日ASOS發布盈利預警,這個全世界最火的時尚電商頃刻“失火”,股價當日暴跌31%,全天最大跌幅更是高達44%。6月21日,ASOS位于南約克郡巴恩斯利的倉庫大火令其英國網站停止銷售近48小時。
倉庫失火緊連著公開市場 “失火”,而警方初步調查后對ASOS倉庫火災是“蓄意縱火”的結論則讓案情更加撲朔迷離,兩次“失火”間似乎有一種詭秘的聯系,唯一肯定的是ASOS已經跌下神壇,并為電商同行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投資者的貪婪一度讓ASOS的股價達到71.95英鎊的高位,P/E超過130,六倍于該行業平均19.42的P/E。ASOS股價泡沫的破裂并非沒有先兆,2013年12月初英國研究和投機機構Liberum Capital 發布報告將ASOS目標價定為30英鎊,僅比6月19日收盤價低約1英鎊,而彼時ASOS股價超過60英鎊,隨后在瑞銀、花旗等大行的力撐以及2014年1月份假日季的良好銷售報告后,ASOS股價達到頂峰。3月中旬開始,壞消息接踵而至:國際銷售放緩、英鎊和歐元堅挺造成利潤受損、模式問題……
比爾·蓋茨、喬布斯、貝佐斯,一代代的“科技之神”已經通過社交媒體讓普通人陷入癲狂,而馬云、劉強東這些“神棍”則擔負著洗腦的工作,納斯達克、紐交所更是通過數字進一步塑造傳奇。盡管2014年以來科技股已經幾度暴跌,但是來自廣東的電商唯品會僅僅27個月股價暴漲30倍的個案就會通過投資者的貪婪忽略科技股巨大的泡沫;京東、聚美優品優異的IPO也會讓投資者對每日股價的高幅震蕩視而不見,更不要說其背后的巨虧和假貨等問題。
上述現象絕不會出現在實體零售商行業,即使如今它們多數已經貫徹多渠道。舉一個簡單的對比:Gap集團2013年總收入161.48億美元,其中電商收入就達22億美元,凈利潤12.80億美元,每股收益2.74美元,而唯品會2013年的收入為16.967億美元,凈利潤5230萬美元,每股收益為0.45美元,但是Gap集團的股價卻不足唯品會的四分之一。
ASOS、唯品會的火爆除了搭上電商的熱潮,投資界還一度將之歸功于實體零售業相對低迷,但是在服飾行業,無論是電商還是實體零售商并無本質區別,素有“零售教父”之稱的J.Crew首席執行官Millard Drexler曾評論,二者的基石都是產品。除此之外,經濟周期亦嚴重影響著零售周期,2008金融危機便是最好的例子。時尚電商和實體零售商并不是此消彼長的關系,相反應是唇亡齒寒。
正式入股銀泰卻鼓吹百貨將亡的馬云將阿里巴巴的估值最高唱到1800億美元,華爾街也正在等待著這條全世界最大的大魚,當然也有可能一旦這條大魚上鉤,被煎炸烹煮之后散戶們才發現,原來那些大魚多數瘦骨嶙峋只不過體內充斥著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