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MH17空難有三怪
仔細觀察馬航MH17事件發生以來的國際局勢發展情形,可以發現三大怪象:陰謀論比善后重要;誰嘴大,誰有理;歐洲不急美國急。
責任編輯:曹辛 陳斌 助理編輯 劉雨樺
當地時間2014年7月22日,烏克蘭頓涅茨克地區,親俄武裝、歐安組織成員以及一支馬來西亞空難調查團在墜機現場勘查。
仔細觀察馬航MH17事件發生以來的國際局勢發展情形,可以發現三大怪象:陰謀論比善后重要;誰嘴大,誰有理;歐洲不急美國急。
“1983年大韓航空客機被擊落事件發生后,國際民間航空機構(ICAO)出臺的國際航空協定規定:即使民航客機侵犯到一國領空,也不能將其擊落。此次的馬航事件其實是違反了國際航空協定。”韓國《首爾新聞》政治部評論員兼新世界黨議員樸大出就馬航MH17航班在烏克蘭上空被擊落這樣告訴南方周末。
然而仔細觀察事件發生以來的情形,可以發現三大怪象。
陰謀論比善后重要
事件發生后,迅速包圍MH17航班事件的首先是各種陰謀論,而不是災難的善后。
事件發生后,迅速包圍MH17航班事件的首先是各種陰謀論,而不是災難的善后。討論中心是:“誰擊落了MH17航班?”趕在白宮還沒有做出正式反應之前,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就在當地時間7月17日晚上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的訪談節目當中稱:“如果是(來自)俄羅斯的分離主義分子擊落了這架飛機,歐洲國家就應該對普京采取強硬立場”,其對歐洲沒能和美國一起強力制裁俄羅斯的不滿溢于言表。同一天里,美國參議院麥凱恩也公開表示,如果俄羅斯方面或者烏克蘭親俄武裝擊落了馬航MH17航班,那么俄羅斯將面臨“難以置信的后果”。
7月19日,歐洲航空安全組織發言人弗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