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說話】消失的教堂

1945年秋天,日本戰敗撤離,拋下很多女人孩子,外祖母常說日本婆子孩子可憐,給口飯吃就跟你走,類似故事小時候常聽說。家里曾經有過一個滿地藍花的胖瓷壇,當年,外祖父在市電影發行公司門口幫過一個日本女人,她很感激,也擔心攜帶不便,把懷里抱的壇子和一幅卷軸畫送給這位能講日語的中國教師。

責任編輯:朱又可

長春四平路北胡同口老教堂。 (作者供圖/圖)

不記得是1966年底或1967年初離開童年的家,搬到這個離斯大林大街(現人民大街)很近的胡同:四平路北胡同。這里離火車站更近,夏天的很多晚上都去火車站廣場看各工廠和中學宣傳隊演出,解放牌卡車搭成臨時舞臺,接高音喇叭和照明燈,又蹦又跳,熱鬧極了。這些人就是現在廣場大媽的主力吧。

新家沒那么寬敞,幾家人合住。從貼大字報抄家開始,住大房子的都有擔驚受怕,隨時可能有鄰居或不認識的人要求搬進來住,理由是為什么你們家房子多,我們家人多住不下?后來媽媽說這是當時我們急急搬家的原因。只要聲高氣壯敲門,誰住進來都不奇怪,當然,不是人人有資格聲高氣壯。

新家北側是鐵路職工宿舍,一溜紅瓦平房,聽說過去是滿鐵下層工人宿舍。隔一條很窄的胡同,南邊這側是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